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筑北山绿色屏障 打造生态靓丽焦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20 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北山绿色屏障 打造生态靓丽焦作
——写在《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8年10月7日,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中)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的陪同下,到山阳区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项目调研。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2019年12月28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左二)到我市调研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副市长闫小杏等陪同调研。
  本报通讯员 张 涛 摄
  2019年2月11日,全市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焦作推进会召开。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界碑。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龙翔矿山公园。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北山红叶美如画。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传册。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
  卢亮沟户外出发营。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缝山公园鸟瞰图。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核心提示

  北山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态保护,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0年3月10日,是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北山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纪念日。

  《北山条例》实施三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宣传贯彻《北山条例》,提升全民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引领;以构筑南太行绿色生态屏障,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深化北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高北山生态环境品位为重点;以打击各类破坏北山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规范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为抓手;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属地管理、综合治理、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保护责任,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保护工作,推进恢复治理,提升利用理念,北山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9年,全市高效宣传贯彻《北山条例》,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北山总体规划》)颁布实施,七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规范;29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全力推进,223个保护区界碑管护工作落实市县乡三级管护机制;持续保持严打严管高压态势,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南太行绿色生态屏障逐步形成,全市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强化《北山条例》宣传 增强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017年3月10日,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我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北山条例》实施三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北山条例》,各级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强化,广大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全面增强。

  去年3月,我市再次组织沿山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通过新闻媒体集中专访、宣传日集中宣传、发送手机短信及公交和出租车载电子屏宣传、开展“五进”送法活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北山条例》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沿山县(市)区政府在各自辖区,也通过展出宣传版面、设立咨询台、在主要道路入口和沿山乡村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循环播放“大美北山”宣传片等方式进行了集中宣传。

  除此之外,为了强化《北山条例》的公众认知,增强全民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市北山办与焦作日报社合作,成功推出“焦作北山 靓丽太行”公众号,将《北山条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北山范围内重要治理项目及主要治理成果等及时向社会推送,进一步扩大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人民群众的认知度。

  全面恢复治理

  促进北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全市以《北山条例》为遵循,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北部山区进行环境治理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修复。

  2019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再次重申,在城市以北,以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为契机,抓好北山修复治理工作。

  全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绿化成效明显,在北山范围内共计完成造林任务3.7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37万亩、封山育林0.4万亩。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建设森林焦作动员大会,出台了《2019年度森林焦作生态建设及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焦作市2019年度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有力推进全市国土绿化工作。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相继展开。我市牵头申报的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争取到国家、省山水林田湖草专项资金8.74亿元,其中3.7亿元专项用于北山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2019年,全市29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全面实施、稳步推进,2020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南太行矿山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青山相拥、绿水环绕、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逐步显现。

  为持续改善北山生态环境,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露天矿山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对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规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乱挖的露天矿山依法关闭;对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治;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加强修复绿化、减尘抑尘。为提高整治效果,市政府组织各县(市)区和矿山企业代表到驻马店市确山县参观学习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经验,助力我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六家持证露天矿山企业均达到“四化”标准;三家持证矿山企业(中铝冯营溶济石灰岩矿、千业水泥用石灰岩矿、金隅水泥用石灰岩矿)通过省级绿色矿山建设遴选。

  突出规划引领

  健全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按照《北山条例》的要求,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编制《北山总体规划》。该规划于2018年6月19日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7月19日发布实施。

  在《北山总体规划》框架下,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文广旅局、水利局、体育局、民政局开展了《焦作市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焦作市北山林业提升规划》《焦作市北山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焦作市全域旅游南太行生态旅游产业带规划》《焦作市水土保持规划》《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总体规划》《焦作市北山公墓陵园规划》七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管理基础。

  2019年,我市开展了条例配套制度制定工作,补充制定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项目报备制度》《焦作市北山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交办制度》《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焦作市北山绿化提升管理办法》,并于去年12月11日由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12月31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项目报备制度〉等五项条例配套制度(办法)的通知》(焦政办〔2019〕71号)发布实施。

  设置保护界碑

  明确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界线

  根据《北山条例》第16条“市协调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置保护区域标志、标识和保护设施”的规定,市政府投资700余万元,在我市北山一、二、三类保护区边界,设置了223个界碑、标志牌,并于2017年12月26日在缝山公园举行贯彻落实北山保护条例暨界碑设立仪式。

  设立保护界碑是全市贯彻落实《北山条例》的重要举措,是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分区分类界碑既是北山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责任、依法管理的区界,更是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走上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重要标志。

  强化联合执法

  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开展了北山治理工作。从集中整治到生态修复,再到综合利用,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发展的华丽嬗变。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团结协作,全市人民积极参与,举全市之力打赢了一场北山治理的人民战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413家非法采矿点和1028家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被集中关闭和取缔,所有持证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得到全面规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逐步恢复治理,多个矿山地质公园相继建成,北山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巩固北山治理成果,我市对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始终保持严管严打的高压态势。

  2019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督导督查常态化,加大对持证露天矿山企业、废弃矿山、私挖乱采和非法经营加工点等进行不间断地巡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堵塞漏洞。所有群众举报属实件全部处理到位,真正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起到了很好的打击和震慑作用。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严格管理,得到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沿山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配齐配强北山执法队伍,增强执法力量,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形成了夯实责任、传导压力、巡防并重、惩管一体的责任机制,确保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20年,我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促进北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组、市政协视察调研组提出的宝贵意见,继续抓好《北山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逐步形成依法推进、信息互通、全局规划、区域合作的局面,巩固北山生态修复保护利用效果,努力把北部山区建成我市产业转型的试验区、绿色发展的主阵地和休闲健身的后花园,使之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乐园。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