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日前,该院骨科成功为一名右股骨近端骨转移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了肿瘤扩大切除加定制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这位患者今年74岁,两年前患上了肝癌,3个月前开始觉得右髋部有些疼痛,日常活动也受到限制。前不久,这位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加重,无法行走,被家人送到市人民医院骨科就诊。入院后,患者右髋部DR检查结果显示,右股骨近端出现占位,并发现病理性骨折。针对患者的病情,再结合患者的病史,该科医生又让患者作了髋关节MRI、CT等检查,检查结果均支持右股骨近端骨转移瘤伴病理性骨折的诊断。在对患者进行PET-CT检查后,显示患者其他器官尚无明显转移。
针对这样特殊的病例,该科主任孙晓林专门召开了病例讨论会。会上,孙晓林认为,患者为肝癌晚期,有肝硬化、肝腹水、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目较低、凝血功能较差、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发生肿瘤骨转移,且肿瘤体积较大,并出现侵蚀骨组织及周围肌肉软组织、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发癌痛等现象,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如果进行保守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能会引发卧床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进行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但是可以使患者恢复行走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根据病例讨论会结果,该科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患者及家属都表示要进行手术治疗。随后,该科联系血液内科、普外科及麻醉科等科室进行会诊,制订了科学的围手术期治疗指导方案,以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术前,该科医生又通过DR、3D-CT及MRI等仪器,为患者进行瘤段切除前边界定位,对髋关节软组织平衡、血管、神经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影像学测量数据的结果汇总给专业厂商的技术部门,让他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为患者定制完全匹配的个性化假体。
手术开始后,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孙晓林和他的手术团队配合默契,仅一个小时,就完整地切除了肿瘤瘤体,精确地植入假体,并充分重建髋部肌力平衡,恢复患者的髋关节正常功能。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周后就可以下床借助助行器行走,而且完全感觉不到疼痛。
孙晓林介绍,关节周围肿瘤的诊治一直以来都是骨科医生不得不面对的挑战。现在,随着骨肿瘤系统治疗技术的进步,单纯对肿瘤进行切除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要求,临床治愈的标准也开始向更长的带瘤生存期、更好的生活质量转变。因此,就要求骨科治疗团队革新肿瘤治疗思维,以骨关节外科和肿瘤外科的双重身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考量,尽量做到在保全肢体的前提下,更彻底地切除肿瘤,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而骨肿瘤假体置换术就是关节置换术中难度较高的一种术式。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但让更多患者看到了保肢的希望,也标志着市人民医院骨科的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