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市首例疑似病例、首例确诊病例出现,首战在我,他们最先吹响冲锋号,义无反顾奔赴战“疫”一线;当一次次危险来临,用我必胜,他们以钢铁般责任担当,以无惧生死的大无畏精神,集群冲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面貌,谱写一曲曲感人赞歌。他们就是的卫健人。
“我们没有孤军奋战”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1月21日,示范区卫生健康系统召开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动员会上,该区卫健委党工委书记、主任王小燕向大家发起号召。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她给工作人员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她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防控责任,迅速组织辖区卫生健康系统所有人员取消春节假期全员集结到岗,安排部署应急预案、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人员培训、紧锣密鼓进行着,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
从那一刻起,王小燕就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夜深了,她不放心防控工作,冒着刺骨寒风,对各个卡点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整夜不休息成为常态。
“我们没有孤军奋战。”看到不断有关心和支持她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雪中送炭,她被深深感动。2月2日,她以个人名义向示范区红十字会捐款1万元。
“有个战士叫小芳”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五21时,万家团聚的时刻,作为示范区卫健委机关党支部书记的李小芳却赶着去登记分发新到的防控物资,工作期间她几乎没抬过一次头,不是忙着登记表格就是打电话联系对接。这样的工作状态坚持了12天,她眼圈都熬黑了。
在疫情防控期间,防控物资成为稀缺物品,加上很多地方实行交通管制,对防控物资的运输造成了很大不便,有时等物资运到单位都深夜一两点了,当接到货到的电话后,她迅速组织单位人员连夜卸车、清点、入库,一直到凌晨4点多才清算结束。像这样的紧急任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还要汇总最新排查湖北返乡人员信息及现有居家隔离人员体温和症状筛查情况,再上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刻都不敢耽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小芳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了24小时值守,从未放下身上的职责。她虽然不在一线岗位工作,但她为坚守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为你们打个样”
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经该院检验科检测结果显示该区阳庙镇聂村贺某某被检测为疑似病例。接到通知后,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政第一时间带领3名疾控人员直奔聂村。
面对“首例来临”的紧张,张政对大家说:“我是疾控负责人,任何时候我都会第一个站出来为你们打个样。”说完,她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坚定地朝着患者家走去,开始对患者家中进行全方位消杀。
从农历腊月二十七开始,她每天利用晨会时间带领大家学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相关知识,每次学习完后还要嘱咐大家“我们是疫情防控第一关,也是最后一关,只有做好个人防护,熟练掌握最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守护好我们身后广大群众”。
也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她没有时间回家陪陪父母、陪陪爱人、陪陪她只有3岁的孩子,因为她知道,除了这个家以外,身后还有千千万万名群众需要她守护。
巾帼二勇士
每天中午时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午饭及休息时间,但对于示范区疾控中心的数据个案调查组丁玲、姬丽霞来说才是最忙碌的开始。按照区指挥部要求,辖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上报武汉离境人员健康登记表、个案调查信息表、密接人员排查等一系列报表都将在这个时候报送过来,她们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让一线指挥人员得到最准确的消息。
她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母亲。据了解,丁玲、姬丽霞二人的孩子一个3岁、一个还不足1岁。人们时常看到她们静静地看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红着双眼。同事问她们:“想孩子就发个视频吧!”她们却说:“算啦,发视频会有忍不住冲回家抱孩子的冲动。”
“放心嵩”
宰小嵩,示范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以及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人们叫他“放心嵩”。
1月份,他的母亲刚做了支架手术,随着疫情到来,他没时间照顾母亲。母亲对他说:“你是卫生监督员,就别操心我了,我会照顾好自己,放心吧!”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该所全员到岗,取消休假。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他冲在一线,多次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医学观察点进行督查指导;每天平均接打100多个电话,为公共场所、医疗机构负责人答疑解惑。由于长时间工作缺乏睡眠,他眼睛充血、耳鸣,可大家每天都能在定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看到他认真工作的身影,就会很放心。
“健康教育守护者”
她是示范区疾控中心健教科科长杨林霞,被称为“健康教育守护者”。
疫情发生后,作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她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第一时间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走街串巷喊破喉咙,不如来点新潮东西,发动辖区各卫生院,利用大数据、网络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为全面深入做好疫情宣传工作,杨林霞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宣传微信群,发起了抖音,相互转发各种关于疫情防控知识短视频,营造人人参与、人人防控、人人负责的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舆论支持。
“运输兵”
“搬运物资时都慢点,现在物资太紧缺了,抗疫一线的同志们都等着用。”这是示范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应急物资保障组薛桂周对大家常说的话。
薛桂周原是示范区爱卫办工作人员,疫情来临,示范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专门成立了后勤保障组,他被抽调负责防控物资供应、储备和保障工作。
为确保物资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保障组实行每日会商、信息通报,薛桂周24小时待命,防疫物资什么时间调拨,他便什么时间在岗,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
2月8日凌晨1时左右,有一批物资急需运至指挥部。收到通知后,薛桂周披上外套赶往楼下接货,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几十箱物资于当日凌晨2时送达仓库,第一时间完成物资入库任务。天亮后,他又开始清点、分配物资,只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一批又一批物资送到“战场”。
“四天四夜工作”
从1月19日正常工作开始,示范区卫健委办公室(疾控中心)主任曹磊一直坚守岗位。1月21日18时他接到电话,称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一起辖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需立即进行密切接触者排查和终末消毒等处理。接到命令后,他立即和乡镇政府、卫生院开展初步流行病学调查,一直在单位守到第二天2时多。
1月22日,从早上8时到次日2时30分,他完成示范区应急预案、人员调度、应急处置流程图、防控救治组等工作,并将9名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情况及时上报,没顾上吃晚饭,累得坐在单位椅子上倒头就睡。
1月23日,聂村开展终末消毒,他又主动请缨,戴上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上隔离防护服,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对患者病家和初期就诊卫生室进行终末消毒,共计消杀600平方米左右。其实,至今,他都是每日晚上统计信息到凌晨方睡下,很少抽出时间同妻子、闺女视频。
“呼来唤去的小青”
和小青,示范区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于她爱人在市人民医院工作,也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3岁女儿只好委托给孩子大姨照看。
在她的办公桌上,时常都能看到一摞摞草稿纸,电脑旁边贴了一张张工作备忘便签,记录着领导分配任务和工作事项提醒。
在该区卫健委走廊上总能听到这样的呼喊声:“小青,给这个单位联系解决这个事”“小青,给那个指挥部协调一下群众反映的那个事”……中午,只见她搂着饭缸对着电脑,依然在编写着文件。
在示范区卫健系统还有许许多多像和小青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爱岗敬业,顾全大局,用战“疫”行动为党旗增辉、党徽添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示范区卫健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