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巩固拓展成果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监管任务繁重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破解难题、开创安全监管新局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兴安”。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安全发展”战略,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安全发展、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举措。市应急管理局今年将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推广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建设、智慧用电等先进实用技术及装备,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机器人作业、自动化减人”,最大限度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建设,我局将积极引入“互联网+”,充分利用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综合平台、双重预防体系监管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综合运用,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率,切实提升科技兴安能力。
二、推进执法力量前移,执法重心下沉。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安全生产的主战场,坚持执法力量前移、执法重心下沉,打通安全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拟以武陟县和马村区为试点,创新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城乡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网格化、一体化。通过加强乡镇一线执法力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补齐基层监管短板,不但能够提高企业检查覆盖率、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快速处置各类突发问题,更便于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相关问题,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监管的转变。
三、推动以安全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好联合惩戒作用,及时将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失信企业及有关人员纳入联合惩戒对象和“黑名单”,实施有效惩戒,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要将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估与管理体系有效结合,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监管,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效能。
四、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合力。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只有理顺了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的关系、明确了应急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的各自的职责,才能解决好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才更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应急管理局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的职责,积极探索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应急救援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打造安全生产的联合体、共同体,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五、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自身建设。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结果质量直接影响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其执法水平直接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为核心的建设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搞好执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加强政治学习、法治学习、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和监督约束入手,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强化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推动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充满活力的监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