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市召开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 “四水同治”十大项目观摩推进会
让城市安全恢复活力 让群众安心享受生活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召开
城改复工,吹响春天第一哨
市政协召开近期工作点评会
张弓铺村“绿色红利”注能乡村振兴
化疫为机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十载树木护林绿绕村 “三板斧”由管到治惠乡亲
张弓铺村“绿色红利”注能乡村振兴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高艺菡)“2000多棵树种上、浇过一遍水了,这就开始回填土。”3月8日,在修武县周庄镇张弓铺村植树现场,73岁的护林队队长常文亮自豪地给记者说起该村植树造林的故事。

  护林队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农村分产到户,张弓铺村没有把树木一分了之,而是成立护林队管了起来,并先后在路边、地边、河边和沟边等空地,见缝插针种植树木。

  这一种就是40年。树木种植最多时有3万多棵,林木蓄积量达1.83立方米,每年有1000余棵成材,平均每年至少有10万元入账。其中,2019年收益59万余元。

  这个“绿色银行”,得益于张弓铺村党支部一届接着一届抓植树造林。

  不能“年年栽树不见树”。起初,该村党支部把老干部、老党员、老电工等人调动起来成立护林队,参与村集体树木管理。

  这支由5名“老干家”组成的护林队精心管护,轮耕轮伐,每年按林木蓄积总量十分之一的比例伐老树、种新树。每年2月底,选种直径0.03米以上的优质树苗,再根据存活情况及时补种,确保树木存活率达99%。

  个别村民毁树咋办?该村以罚促管、以罚促改,罚款之外,还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通报批评,同时出台护林公约,大会小会讲,大喇叭宣传,让爱树护林深入人心。

  怎样从源头上抓好治理,变强制为自治?2015年,该村在护林队基础上,根据分包管护原则,规定每户村民看护自家地边的树木,成材后按照每年每棵树5元的看护费予以补贴,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人人成了护林员,实现由专人看树向全民护树的自治管理转变。

  树林成了该村的“绿色银行”,村里农忙时购置农机具免费为村民服务,每年年底给全村人每人发放100元“红包”。

  树成林、林成网,为张弓铺村及周边村庄筑起一道防护墙,较好地改善了田间生产小气候,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该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小麦种子基地,还获得了“河南省生态文明村”等荣誉。

  “村栽村管,法治、德治、自治这‘三板斧’开出致富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常保军说,“‘绿色红利’让村里发展更有支撑,村党建综合体越建越美,服务群众越来越好,道路越修越宽,乡村旅游也在规划中……”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