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众多居民每天足不出户线上买菜,但这种购买方式带来另一层隐忧——在超市收费的购物袋,线上交易就免费赠送,线上订单数量的增长伴随着塑料垃圾的增多。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袋使用量超过400万吨。为治理塑料污染,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按照计划时间表分步进行塑料污染处置。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益昌人:塑料污染危害大,治理成效挺尴尬;综合施策要跟进,最终受益是大家。
@清宵听雨夜梦归:治理塑料污染问题必须常抓不懈,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大力营造全民环保的良好氛围。
@河北白帆:治理塑料污染,宜疏不宜堵。下一步,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料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只有从源头找到替代品,才能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你听我说199406:不能因为塑料污染环境就禁止使用塑料制品,这样做并不现实,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灵活措施,疏堵结合,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无价宝之:治理塑料污染很有必要,其关键点在于疏堵结合,引导百姓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并研发替代品,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悦眉潇生画:我认为,治理塑料污染很有必要,但也要防止“一刀切”,否则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从源头治理塑料污染最好的办法就是研发安全无毒且可降解的材料,逐渐取代塑料制品。
@细数青山望蓬莱:治理塑料污染,我们虽然努力了很多年,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塑料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当前,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并不现实,只有从源头抓起,出台标准引导企业生产可降解材料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才是治本之策。
@刚柔v:塑料制品是白色污染,经过多年治理成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找到“治病的药”。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上下倾力战“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果我们像抗击疫情那样治理塑料污染,相信一定能找到“钥匙”,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下定决心、坚决“治塑”。
【下期话题】
出门吃饭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专题调研餐饮服务业复工复产情况,每到一处都接受体温测量、双手消毒等,深入了解、细致交流,并到怀庆老董家扫码消费,体验堂食服务。他强调,餐饮业复苏关系餐企生机、员工生计、市民生活,要落实相关支持政策、落细精准防控措施,帮助指导餐饮企业规范有序开门生产经营,让市民出门安全有序用餐、安享美好生活。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