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蕊)面对疫情“大考”,马村区在科学作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企业实施“点对点”精准服务,帮助辖区企业早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区25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万达广场综合体、市政腾飞、白鹭湖湿地公园等省、市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区复工复产企业人员返岗率90%。
设立“首席服务官”,“一对一”服务。该区第一时间组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出台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性文件。该区主要领导遍访辖区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督战企业复工。全区36名县级干部每人分包联系1个企业,担任企业“首席服务官”,及时帮助企业排忧纾困,协调解决用人用工、生产原料、物资储备、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困难。谋划重大项目“410”工程,统筹推进全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府专项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四大领域共40个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确定分包区级领导,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细化、量化工程进度,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建立“三级会商制”,“一企一策”服务。该区建立“区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街道”三级会商机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企业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复工生产方案和应急预案,为企业复工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成熟一个复工一个。截至目前,已为辖区企业办理各类通行证40余个,协调消毒液原液、酒精5.2吨,口罩4.5万个,体温测量仪35个。
建立企业党组织“1+N”包保制,网络化服务。该区指导企业建立党员“1+N”包保制,即一个企业党组织,将全体党员按车间班组划分为N个“战区”,一个党员分包N个职工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网络化、全覆盖。焦作万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党员疫情监测队,每个基层党支部配备至少2名党员防疫监督员,每日排查、每日报告,每天2次对职工进行体温测量,网格化、全覆盖到每一个车间、班组、职工。焦作市国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0名党员和青年骨干组成突击队加班加点,投入13条生产线,组装了数以万计的精工件,生产出价值92万元的23套隔离房。
推行“保姆式服务”,坚决做到“八个落实到位”。全区26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辖区复工复产企业,为企业当“保姆”,协助企业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做到“八个落实到位”,即厂区封闭管理落实到位、职工健康监测落实到位、环境卫生消毒落实到位、岗位防疫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员工管理落实到位、物流车辆管理落实到位、信息报告及加强宣传落实到位、突发应急处置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