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晓琳)截至目前,沁阳市连续31天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零新增”,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清零”;截至目前,沁阳市谋划重点项目208个,总投资5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5亿元;3月3日,沁阳市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54亿元;截至目前,沁阳市工业规上企业复工率95%、复产率79%;截至目前,沁阳市“屏对屏”累计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达154亿元……昨日,记者从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疫情发生以来,沁阳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锚定经济发展,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焦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双线作战,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疫情发生以来,沁阳市有力有序抗击疫情。春节至今,该市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全员在岗、严阵以待,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启动疫情防控“云指挥”机制,利用“党建e视讯”、移动云视讯等平台,通过召开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视频调度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调度乡镇(街道)防控情况,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最大可能推动各项工作,展现了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心。在疫情防控中,沁阳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派400余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年轻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建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等临时性党组织95个,参战党员近9000名,至今连续奋战近40天,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联防联控、全面动员,强力阻击疫情发展。沁阳市紧盯疫情发展态势,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和特点,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严防严守、群防群治,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近期,该市将防范境外病例输入作为工作重点,着力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群防群控体系。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稳,2月21日,沁阳市城市公交、城乡班车已恢复营运,并逐步扩大运力,神农山景区也于3月14日正式开放。
在坚持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按照焦作市“一手牵两头”工作要求,沁阳市积极组织、双线作战,统筹兼顾、精准服务,锚定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建立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推进制度,深入实施市直单位和村街两委干部分包驻厂监管帮扶机制,坚持“分类指导、一企一策”,扎实推进“十项服务”,全方位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企业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问题,专门制定实施口罩物资市乡两级兜底保障机制,确保辖区无一家企业因口罩紧缺无法复工。截至目前,该市工业规上企业复工率95%、复产率79%。
疫情防控期间,创新推进招商引资。沁阳市主动克服困难,改“线下约”为“网上见”,变“面对面”为“屏对屏”,成功举办了网络签约会等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达154亿元。下一步工作中,沁阳市还将围绕现有优势产业,坚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沁阳+省科学院”开放模式,采取园区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全力吸收先进生产要素,不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竞争力和吸引力。
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焦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工业发展地位,聚焦“一个引领、五大支柱、三大集群”,谋划重点项目208个,总投资5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5亿元。同时,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沁阳市还建立了省市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制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28名县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跟踪开展帮办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持续推进。3月3日,全市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54亿元。
沁阳市还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疫情期间春耕备耕指导意见》,科学引导农民抢抓农时备战春耕,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开展集中农事服务,在全市推广“集体补贴统防统治、支部采购错时喷洒”做法,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分散出村、有序下田、错时耕作,并认真落实返青拔节水浇灌、春季冻害预防、病虫害防控等麦田管理措施。目前,全市小麦苗情长势良好。
主持人:
王蕙丽 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发布人:
马志强 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主发布人)
薛慧庆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陈二联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魏 强 沁阳市政府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
陈军民 沁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