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昨日,记者到市中医院人民院区探访中医如何治疗失眠。经了解,得知该院治未病中心正要开展“寻找失眠人”活动,就找到该中心副主任宋艳峰了解情况。
了解了记者的来意,宋艳峰非常高兴,赶忙介绍这次活动的因由:“睡眠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项需要,就像吃饭一样,但是有很多人却因种种原因导致失眠,求一梦而不可得。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虽然有许多人一直窝在家里,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或玩手机,好像很安逸,可是却失眠了。如果任由失眠发展下去,就会引发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等更多的精神心理疾病,并进一步引发更多的身体疾病。而这,也是我们利用世界睡眠日开展‘寻找失眠人’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艳峰说完,引导记者参观治未病中心的各个治疗室,边走边介绍:“治疗失眠方面,西医主要以镇静、抗焦虑的一些药物为主,这些药物在治疗疗效上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药物,会让患者产生依赖性并伤及肝肾,副作用比较大,而中医的治疗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失眠在中医上称为‘不寐’,也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另外,《黄帝内经》中记载:‘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并给出了‘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和‘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的失眠治疗原则。”
在艾灸治疗室,宋艳峰指着正在艾灸的患者进一步解释:“我们在主任杨明军的指导下,依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开发出针刺、艾灸、刮痧、耳针、拔罐、五行音乐、智能通络等多种治疗失眠的方法,对失眠者进行综合调理,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正常的睡眠。其中,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镇静安神,而且针灸没有毒副作用;艾灸能够温通经脉、通络安神;刮痧可以清泄腑热、潜阳安神;拔罐可以行气和血、调和营卫;耳针能够疏通经络、协调阴阳、调理脏腑;五行音乐疗法是以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音调和音律来调理脏腑、调和五情,根据不同证型,施以相应的音乐,达到静心安神之效;智能通络疗法是在特定的穴位上给予生物电刺激,达到疏通经络、安神助眠的目的。你看,这位患者在治疗中就有点昏昏欲睡。”
离开时,宋艳峰告诉记者,治未病中心决定从3月21日至4月21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寻找失眠人”,为活动参与者提供专业、科学、规范和优惠的就诊服务,让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度过一个“春眠不觉晓”的舒适春天,有更好地精力和心情迎来疫情之后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