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做化验员,他是具有科学家精神的理工男,对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对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实,为公司的重大转型助力。
进入公司研究所,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圆满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的攻关,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撑。
被借调国家有关部委,他仍时刻心系公司国家发布最新出台的行业政策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告知公司,为公司项目申报各类政策性支持指明方向。
他,就是从化验员一步步成长为多氟多行政规划部部长的多面手司腾飞。
咬定青山不放松
3月10日,司腾飞面对记者时仍能清晰地记得多年前到多氟多应聘时,董事长李世江勉励他的话:“小伙子,只要你来这里好好干,梦想有多大,多氟多就给你提供多大的舞台。”正是这句话,坚定了司腾飞回家乡发展的信心。
生于1986年的司腾飞是沁阳人,2011年6月之前在上海一家上市公司任职。
在多氟多,司腾飞的第一个岗位是化验员,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六氟磷酸锂的纯度进行检测。六氟磷酸锂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也是多氟多实现重大战略转型的高科技产品。
按照要求,六氟磷酸锂的纯度必须达到PPM级别,每1000克产品里的杂质必须限定在几毫克,1毫克不过是1克的千分之一。为了保证六氟磷酸锂的质量,司腾飞着手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为了尽快完成这一任务,他加班加点,多方查阅资料,不放过实验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双休日几乎没有休息过。3个多月后,他的分析方法成功了,那种喜悦让他忘记了疲惫。
在科研的道路上,永远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在检测电子级氢氟酸纯度时,司腾飞遇到了更大的挑战:纯度要求达到PPB级别,即每1000克产品的杂质含量不能超过几微克。
在洁净室里,司腾飞和同事都要穿上防护服,穿上特制的鞋子,还要使用头套和鞋套。打个比方,汗水里含有钠元素,衣服上的灰尘里含有硅元素,如果进入检测环节,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干就要干出个样子,这是司腾飞埋在心底的一句话。化验室要上一台进口仪器,司腾飞跟着生产厂家的工程师学习,连续10天没有回家。仪器使用手册全是英文,里面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司腾飞硬是在短时间内“啃”了下来,掌握了驾驭这台仪器的硬核本领。
衣带渐宽终不悔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经过在化验室的历练,司腾飞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进入公司新成立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研究所任副所长,负责几个项目的科研攻关。
在这里,司腾飞既是研究指挥者又是参与者。在实验生产线上,一个化学反应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天,司腾飞每次都要全程跟踪,实在太累了就趴在工作台上眯一会儿。
科研工作压力大,司腾飞更多的是化压力为动力。“无论如何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他如是说。
在司腾飞的主持下,几个科研项目都顺利完成,他被提拔为研究所所长。
“他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非常敬业,想干出一番成绩。工作上一遇到事儿,他经常夜里睡不着觉,脑子里都是工作,直到凌晨4时才会睡一两个小时。”司腾飞的妻子这样评价他。
惟当努力罄忠诚
2016年8月,司腾飞被借调到国家有关部委。当时参加面试的还有3个人,分别来自央企、地方国企、行业协会,只有司腾飞来自民企。面试时,司腾飞介绍自己是多氟多的技术研发人员时,面试的一位领导说,多氟多是个不错的企业,你们生产的六氟磷酸锂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凭借过硬的个人素质和多氟多良好的企业形象,司腾飞成为唯一留下的人。
因为得到领导的认可,他的借调期从原来的两年不断延长,直到今年春节前才回到焦作。
在北京的几年间,他时刻把多氟多的发展放在心上,为公司项目申报各类政策性支持指明方向。
“司部长在技术上是一把好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北京时,他在公司的项目申报等多个方面同样没少费心,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和司腾飞共事多年的多氟多员工赵宏福说。
今年2月11日,司腾飞被正式任命为多氟多行政规划部部长。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北京,司腾飞接触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对国家相关政策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对全国乃至全球化工领域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为他干好新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真心感谢多氟多这些年来对我的培养。全力以赴,不负使命,这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刚过而立之年的多氟多风华正茂,我愿和它共同成长。”司腾飞说。
上图 司腾飞。
本报记者 杜 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