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晓琳)这边家里闲,那边用工急;这边农产品不好卖,那边鲜货少……如何搭起扶贫桥,帮助贫困户赚到钱?面对疫情影响,沁阳市着力解决就业难题,大力实施消费扶贫,精准落实帮扶举措,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针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3000多名贫困群众,沁阳市及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重点开发一批护林、保洁等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家庭“稳岗不丢岗”“转业不失业”。该市贫困群众最多的常平乡,利用春季植树造林、扶贫小菜园种植的时机,解决了150多名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截至目前,沁阳市共发布用工信息4期,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疫情期间,开发新的公益岗位300个,实现贫困人口就业2345人。
沁阳市倡议社会各界通过“乡镇内销、单位助销、电商营销、超市直销、爱心购销”等方式参与消费扶贫,帮助销售小菜园和扶贫产业基地滞销农产品。截至目前,共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70多万公斤,实现增收350多万元。
分层推进扶贫项目。沁阳市对于已完成招标的项目,督促乡镇与中标企业签订施工合同,提前备工备料,在具备条件时迅速开工建设;对于准备实施的项目,加快审批、评审等进度,尽快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加大督导力度,建立项目建设、产业项目复工进展通报制度,协调相关单位对扶贫产业项目优先进行复工审批。截至目前,沁阳市扶贫企业和扶贫车间全部复工,正式批复项目58个,资金规模3357.3万元,已开工38个,资金支付503.82万元。
精准落实帮扶举措。沁阳市组织帮扶责任人和分包贫困群众建立帮扶微信群,对贫困户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了解贫困群众生活需求,持续开展线上帮扶和线下志愿帮扶;乡镇(办事处)组织帮扶责任人、党员干部联合分包贫困户,跟踪掌握贫困群众健康和生活状况,集中代购配送生活物资。
据悉,截至2019年年底,该市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1493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减贫13951人。今年,针对剩余的426户983名未脱贫人口,该市将投入资金12万元,为其中291户565人贫困兜底保障对象购置扶贫救助保险,确保实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