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民胜利渠是“人民的胜利”
怀川泛舟好自在
春意正浓
山花情长
市文广旅局组成创作研究团队
讲好红色故事
寨卜昌入驻
国家级数字博物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3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意正浓
山花情长


作者: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村的杏花。
  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的连翘花。
  孟州市“老家莫沟”的梨花。
  修武县云台山镇兵盘村的油菜花梯田。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王龙卿摄)
 
   

  暮春三月,焦作南太行传统村落的山花次第开放。

  黄的像金子,粉的像云霞,白的像雪花,一朵朵,一簇簇,娇艳欲滴,美不胜收,只等您来!

  在中国传统古村落、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漫山遍野的连翘花、杏花、野桃花、野玫瑰等竞相绽放,暖阳映照之下,山村显得更加生机盎然。在石屋与山花之间,村里人支起大铁锅,蒸花卷、炖烩菜,乐不可支。这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他们迎接游人的方式。

  从2018年开始,这里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山花农耕文化节。深入挖掘山村文化,依托中国传统古村落的金招牌,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的脱贫致富之路,正是他们的心之所愿。

  最好的春光悄然洒满焦作南太行。此时传统古村落、修武县云台山镇兵盘村的油菜花开得正艳。那金灿灿的油菜花,从山巅踩着台阶缓缓而下,仿若一位穿着黄衫的仙女下凡间。如今的兵盘村油菜花已是这里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矗在山间,映照着大自然的原生态。

  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的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村杏花开了,雪白的杏花连成一片,竟有了粉色的底片,令人眼花缭乱。周窑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村内的老槐树下坐着的耄耋老人能给游客讲上三天三夜。

  这几日,记者的足迹还到了孟州的“老家莫沟”。汶水清澈,桥似弯月,梨花芬芳,春光无限,莫沟的土窑洞自然多了几分妖娆的姿态,令人亲近、热爱。

  据悉,我市共有40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11个,省级传统村落29个。这些传统村落目前多数都在依托其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美丽乡村。

  近日,疫情防控的好消息频频。有专家预见,疫情过后,富有原生态文化气息的乡村旅游将会迎来“春天”,将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届时,我市传统古村落必有作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