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垒)3月11日,焦作大学法政学院教师张顺利通过网络直播课程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和成效,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及时引入时政热点,在焦作大学已经是一种常态。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了党的领导对做好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新使命,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为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工作任务。1年来,焦作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立足实际、改革创新,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落实到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焦作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将该课程建设纳入校党委的主要职责和议事范围,成立了焦作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该校党委定期研究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该校根据“专兼结合、专任为主”原则,合理核定专任教师数量;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决不允许在课堂上传播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观点;构建立体化培训体系,定期举办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寒暑假培训、网络在线学习培训等,并建立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帮助思政课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同时,该校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分析学生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倾向性和敏感性问题,努力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确保思政课“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建立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引导广大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在教师讲授理论过程中,采用专题教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保障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是改进教学手段。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形式开展教学,通过QQ群、微信、网上论坛等平台接收学生的学习信息,探索构筑交叉融合、立体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四是丰富课程内涵,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先后开展“我和祖国共成长”“壮丽七十年,青春献祖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等互动主题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体验的方式,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学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校深入挖掘战“疫”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把灾难当教材”,通过一个个鲜活事例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