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随着天气转暖、万物复苏,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加快,肺结核流行风险也在增加。作为我市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在阻击“白色瘟疫”方面也是可圈可点,以显著的成绩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一门诊两病区,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痨屏障
近年来,市第三人民医院广大医务人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经过潜心专研、勇于实践,成为焦作市医学会结核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结核病救治水平在我市处于领头羊地位。
去年1月,焦作市结核病门诊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诊,成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阵地。
去年7月份,该院又增设了一个新病区。至此,该院形成了以孙建民带领的感染五科医护团队和以朱增红带领的感染六科医护团队,这两个医护团队均奋战在防痨抗痨的前沿阵地,扛起了阻击“白色瘟疫”的历史重任。
一流技术实力,为结核病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目前,结核病极易漏诊和误诊,诊断水平非常关键。经过37年的不懈努力,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诊断技术已走在了省级医疗机构前列,是我市可以开展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检测技术的医院,该检测技术较传统结核菌素试验优势明显。尤其是该院引进的奥林巴斯BF-Q170电子支气管镜,使该院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
针对结核病患者自行停药而产生的耐药问题,该院在我市率先开展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这项技术非常先进,而且覆盖的药物范围也很广,可同时检测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否耐药。目前,大多省级医院也仅能检测利福平这一种。”孙建民说,“在以往,用传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耐药需要两个月左右,而此项检测技术当日就可出结果,极大地提高了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效率。”
不仅如此,为确保结核病临床诊断、治疗及急救的需要,该院还单独设置了结核病实验室,这是我市第一个规范的结核病实验室。
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市第三人民医院邀请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病专家刘新教授每月定期到该院坐诊,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一群防痨尖兵,做到抗疫防痨两不误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该院面临严峻的抗疫防痨双重挑战。
肺结核作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如果不规范治疗,一方面容易发展成耐药肺结核,降低患者的治愈率,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传染更多的健康人员。因此,该院实施战时政策,将感染五科和感染六科合在一起管理肺结核患者,将半数医护人员分批抽到抗疫一线工作。如此一来,这群防痨尖兵进入“一人干两个人的工作”模式,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
鉴于肺结核临床症状、传播途径与新冠肺炎极其相似,它主要侵犯人的肺脏,通过病人咳嗽、吐痰、打喷嚏等方式传染。为此,作为市专家组成员的孙建民在坚守防痨岗位、管理科室的同时,还常常参与到新冠肺炎诊断工作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二三十名肺结核病人确诊并收治住院。
朱增红作为该院第二梯队接收了疑似病区诊治和管理工作,是该院战“疫”十大勇士之一。同为该院战“疫”十大勇士之一的还有感染五科副主任杨帆。疫情来袭时,他第一时间报名请战,要求到抗疫一线工作。该院领导考虑到结核病区危重病人较多、工作任务重,决定暂时不抽调感染五科医护人员到抗疫一线。谁知,杨帆得知消息后,三番五次给院领导打电话、写申请,请求尽快安排他到隔离病区。一番“软磨硬泡”后,杨帆最终如愿以偿冲到抗疫一线。
防治结核不忘为民初心,抗击疫情牢记健康使命。市第三人民医院一群扎根防痨战线不动摇、不战胜“白色瘟疫”誓不休的白衣战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疫”不容辞,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