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孟州:聚水筑魂“丰润”黄河廊道
我市旅行社
复工主打“创新牌”
焦作旅游:春光无限迎客来
致敬白衣天使
焦作旅游在行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0 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郑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系列报道(二)
孟州:聚水筑魂“丰润”黄河廊道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韩园。
  孟州黄河文化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乔家制鼓。
 
   

  生态护水,文化筑魂。

  作为黄河左岸千里长堤零公里起点,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手握“两张王牌”的孟州,在加快建设郑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积极实现焦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底气十足!

  孟州,是黄河的出山口。黄河由此挣脱两岸高山峡谷的束缚,最终流向广袤的华北平原。黄河孟州段河道总长28.6公里,所经孟州5个乡镇(街道)、74个村庄,涉及11万人口,这个数字约占孟州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夹岸移步,胜景舒怡,风流蕴藉,人文荟萃。

  这里,拥有黄河文化苑、黄河左岸堤坊零公里起点,现存黄河故道上唯一的锁水阁、大王庙、显圣王庙等丰富的文旅资源,还有黄河土硪号子、黄河澄泥砚、火龙舞、乔家制鼓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愈文化,更是孟州黄河文化孕育而出的特色文化,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北岸。

  这里,“四好农村路”王园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即将通车的黄河公路大桥,又将洛阳、孟州、焦作、郑州紧紧相连。贯通东西的联盟路东接孟州黄河大桥,西接吉利黄河大桥,使孟州实现了与黄河南岸的郑州巩义、洛阳偃师、孟津等县(市)的无缝对接。黄河小浪底北岸灌区将从孟州过境,届时将为孟州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水源。

  一条生态线,一条人文线,一条交通线,一条产业路。在加快建设郑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实现焦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孟州储备丰厚,只盼东风好行船。

  2019年6月,为全面深化郑焦大都市区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我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两山两拳”战略构建“一带一路”重点节点黄河文明重大亮点暨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点的意见》,标志着我市正式启动了“两山两拳”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建设。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东风吹起,孟州扬帆!

  2019年11月,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和平在焦作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对接配合国家、省市重大战略,突出以绿为底、以水为脉、以人为本、以文为魂,谋划建设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的沿黄生态经济带,全力以赴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这便为孟州市黄河廊道建设奠定了基调。

  黄河廊道建设,文旅产业挑大梁。

  那么,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又如何谋划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春艳介绍了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黄河廊道建设中的“文旅思路”。

  这个“文旅思路”是:以黄河文化为主线、以文旅产业发展为方向,打造沿黄生态文化综合体,主打“保护黄河、亲近黄河、游玩黄河”的生态与文化旗帜,分别依托黄河防护堤、“四好农村路”、黄河大堤及联盟路,打造湿地保护带、田园休闲带、文化体验带。

  宋春艳解释,依托孟州黄河湿地公园和黄河防护大堤,建设集湿地观光、生态休闲、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黄河湿地保护带;依托“四好农村路”王园线沿线的万亩韭菜基地、万亩荷花莲藕种植产业园、千亩红豆杉基地、丰润园等10余处农业园区(基地),将王园线打造成以特色种植、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生态休闲为主的田园休闲带;依托黄河大堤、联盟路,将黄河文化与孟州历史文化、现代发展相互交融,打造文化体验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节点城市,蕴藏着丰厚黄河文化宝藏的孟州,恰逢其时,正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依托黄河底蕴,加快建设郑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全面助推孟州高质量发展。

  (本栏图片均由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