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姚广强)“俺也能挣工资啦,拿到钱就请俺哥去吃好的。”3月18日,博爱县柏山镇上期城村村民陈有富(化名)边给小巷里的石凳消毒,边对身边的人说,脸上满是笑容。
陈有富今年33岁,从事消毒工作半个多月了,按村干部的说法是活儿干得非常认真。疫情期间,身有残疾的他得到了一份公益性岗位,在村里负责消毒工作。
在疫情期间,为了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柏山镇在全镇设置了消杀、巡逻等23个公益性岗位。只要不是因残疾导致无法工作的柏山镇贫困户,均可申请,每人每天可获得不高于50元的补助。
对于这份工作,陈有富格外惊喜,也非常珍惜。村里的桌凳、健身器材,村民门前的水泥地,陈有富都仔仔细细地喷洒消毒水,不放过一个角落。
“这个活儿不累,让我也能够为抗击疫情出一分力,还能多一份收入,真好。”陈有富由衷地说。
2016年,陈有富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想通过自身努力,早日过上好日子,却屡屡在求职时碰壁。“我这么年轻,可是他们不愿意用我。”陈有富经常失落地嘀咕。
“有富经常问我啥时候发工资,还说等发了工资想带他哥哥去吃好吃的。一般人叫苦叫累,有富从来不说,非常有责任心。”上期城村负责人乔长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