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爱红)作为文物大市,我市有文物遗迹30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河南省第四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河南省第三位,防疫抗疫点位多,而且每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前都是文物勘探先行,复工复产任务重。如何应对这一考验?昨日,记者从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市各级文物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服务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和勘探发掘工地复工复产。
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全面有序复工复产。我市文物系统提前谋划,及早准备,筹措口罩5690个、一次性手套2000个、酒精280升、84消毒液600升以及额温枪、体温计、喷雾器等防疫物资。在作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文物勘探、考古发掘于2月下旬率先复工,市重点建设项目马村世和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中站西部产业集聚区等12处勘探发掘工地全面开工。
文博单位积极作好疫情防控和开馆准备。鉴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我市辖区范围的市博物馆和沁阳、孟州、武陟、温县、博爱、修武等7家博物馆以及朱载堉纪念馆、曹谨纪念馆、嘉应观治黄纪念馆等3家纪念馆,1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为全市疫情防控争取了主动。同时,积极制定防疫措施,储备防疫物资,开展馆舍清洁消毒。目前,全市博物馆将适时开馆,以更好的环境、更优的服务迎接广大市民前来参观。
积极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实物资料征集活动。2月27日,市博物馆发布公告,面向市疾控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卫生机构以及街道社区开展抗击疫情相关实物资料征集活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大力支持。目前,已征集到一线抗疫人员的医疗用品(已进行消杀操作原件或未启用备用品)、诊疗记录、倡议书、请战书、火线入党申请书以及抗疫相关文件、疫情原始捐款票据、街道卡点来访登记本等抗疫物品145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