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去年以来,我市中职“大国小匠”优秀典型案例和中职国奖优秀典型案例先后2次被教育部采用、6次被省教育厅采用,共计8个案例在全国、全省进行推介。为彰显资助育人作用,推动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助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决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和“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目标,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一批资助育人先进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激励广大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乘着国家资助东风,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成功成才;激励广大“资助人”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章。
人物简介
郭旭莹,女,汉族,2003年5月30日出生,2015年9月进入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获得校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019年3月,获得河南省“平面模特”技能选拔赛第二名;2019年5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面模特项目”三等奖;2019年年底,郭旭莹成长典型案例被教育部采用并在全国进行推介。
她出生在河南省鹤壁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体弱多病,家庭困难,为了追寻舞蹈梦,她来到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国家资助和师生的帮助下,她获得了国家级专业课三等奖的好成绩。她就是该校18级艺术一班的学生郭旭莹。
郭旭莹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艺术天赋和对舞蹈的热爱,每当听到音乐,她总是忍不住舞动身体。但是,爸爸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她又从小体弱多病,做过先天性胆囊管扩张手术,家里的支出全靠爸爸的微薄工资来维持。这样的家庭条件哪里还有钱培养一名艺术生?当从亲戚处得知国家对中职学生有免学费和助学金资助的政策后,她觉得梦想有了希望。
2018年,15岁的郭旭莹来到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艺术部学习音乐舞蹈。深知学习舞蹈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她特别珍惜在校的每一天。开学之初,班主任就协助她准备免学费和助学金的申报材料,并将她纳入助学金受助学生之列。国家资助虽然不是一笔巨款,但可以减轻她的家庭经济负担,让她有了一次“新生”机会。
她活泼开朗,是同学眼中的好伙伴,是老师心里的好学生。尤其是学习专业课以来,她近乎痴迷训练,多次获得荣誉和受到表彰。为减轻家庭负担,她经常省吃俭用,心中暗暗立下目标: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出息、懂技艺的人。压腿、劈叉、跑跳……每节课下来,她都是大汗淋淋,衣服像水洗过一样。但是,不论再苦再累,她都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个幸运儿,国家的资助政策帮我圆了梦,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因为做过手术,她的腹部留下一条长长的刀疤,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她常常会感到自卑。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陪伴下,她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勤奋练功,接连登上各大赛场的领奖台。渐渐地,她找回了自信,变得越来越阳光美丽。
由于专业课突出,郭旭莹于2019年3月获得河南省“平面模特”技能选拔赛第二名,并代表河南省挑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面模特”项目。比赛前夕,指导老师牺牲了所有课余时间坚持陪她强化训练。为了让她变得更优秀,指导老师每天严格控制她的饮食。她穿着十几厘米高的高跟鞋练习台步,脚磨烂了就裹上纱布继续练,走累了就靠着墙站立片刻。通过努力,她从刚开始的走不稳,到后来穿着高跟鞋跑跳自如,最终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她能克服自身的短板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郭旭莹是好样的!”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吴林强感慨道,“她的助学筑梦、嬗变飞翔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要向她学习。”
现在,郭旭莹变得更加开朗,更加积极向上。“谢谢国家的资助、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陪伴让我得到了成长。我会以此为契机,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再创职业技能新巅峰。”郭旭莹说。 焦资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