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我母亲已经出院半个月了,可因为疫情管控,我们又不方便出行,这报销该怎么办?”“先生您别着急,医保相关业务在国家公布的疫情结束后三个月才自动复原办理时限,报销待遇不会受影响。”
“我的高血压药快吃完了,但是小区已经封闭了,不方便去医院开药啊!”“您不用担心,疫情防控期间,门诊慢性病可在遵循医嘱的条件下一次开3个月的药,不会让您用药有问题的。”
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维护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市医疗保障局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在政策待遇、资金支持、经办服务、药品供应等方面制定有效举措,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要。同时,针对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采取延长医保缴费期限、加大医保基金预拨力度、开展“不见面办理”等措施,加大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解答、解决群众的电话咨询和诉求。
根据国家、省医保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各级医保部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和任务部署会,预付专项医保资金,全力保障及时救治。截至目前,全市医保系统已向全市75家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资金2954.49万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我市将门诊重症慢性患者的开药时间由1个月延长至3个月;开通了异地安置、异地就医转诊、医保关系转移等医保经办的“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预约办”等“不见面”办理方式;为定点医疗机构制作了文件包,开通了公共邮箱,方便定点医疗机构查询、下载和掌握疫情防控期间医疗保障方面的最新政策,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往来。
春节假期期间,市、县(市)区医保局领导班子全员坚守岗位,指导党员干部在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同时配合居住地社区做好防控工作;开展“不见面”经办服务,全市医保系统在人工窗口关闭期间及时采取业务“不见面”办理方式,通过电话和电子邮箱为群众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上受理服务;公布了近几十项业务的办理电话和电子邮箱,做到了疫情期间工作不停。自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全市医保经办机构利用电话、微信、网络平台,为1.2万余人次办理包括职工(居民)异地就医(市外转诊+异地安置)、门诊重症慢性病、新生儿认定、咨询等涉及民生业务,有效缓解了参保人群集中办理业务的情况。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局抽调17名在岗工作人员到社区参与入户排查、卡点值守、宣传引导、生活服务和重点对象防控等工作。同时,该局在机关和市医保中心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岗,全局51名党员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1.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