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最严重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全社会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作为阻击疫情主力军、又是生力军的疾控队伍站到了疫情防控的风口浪尖,应对着一次大战,经历一次大考。
流行病学调查是应对突发疫情的基础武器,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承担着把传染源彻底切断堵住、追踪排查管理密切接触者和查清感染来源的特殊任务,成为疫情阻击战的重中之重。流行病学调查环节是否精准、高效和深入,直接关系疫情是有效控制还是扩散蔓延。焦作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四四五”(即:成立一个流调专班、组建“四位一体”流调队伍、运用“四机联动”手段、开展“五类人”深挖管理)流行病学调查新模式,坚持流调“关口前移、精准高效”的原则,探索了一条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化、现代化之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现行疾控体制下流调队伍的弱项和短板,在高强度的疫情防控中暴露
不管是经历过SARS、禽流感和甲型H1N1的资深流调人员,还是年轻的、涉世不深的疾控新兵,有生以来都是第一次面对全国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最高级别响应让他们压力山大,防控初期这支平时被淡忘和边缘化,东凑西拼起来县区级为主的流调队伍,靠着“小米加步枪”的原始装备,凭着当“尖刀班”敢于亮剑的勇气和担当,勇敢地冲向了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流调一线,穷尽所有能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辛苦且劳累着,但依然存在部分病例感染来源查不明、一些传播链无法确认、密切接触者可能遗漏失管、病例14天的生活轨迹调查不全面、病例在外地旅居信息无法准确核实、获取的流调信息精准性受到质疑、效率不高、信息滞后、流调报告质量不高,特别是遇到部分调查对象不配合、故意隐瞒敏感信息等问题,与高规格、高强度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他们承受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甚至遭到质疑和不满。市防控指挥部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流调工作汇报,审核流调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二、以问题为导向,成立高规格市级“流调专班”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争分夺秒。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亲自看流调分析报告,多次组织开展研判分析,要求加大流调力度,要快速解决基层流调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坚持流调关口前移,扩展流调范围,分层次排查登记管理;做到快速、深挖、细挖,要把患者14天生活轨迹彻底查清,精细到时点;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依靠大数据和公安侦察手段支持流调;要强化结果运用,紧盯确诊病人,严密防控密切接触者,形成防控闭环,真正把传染源切断堵住。
2月6日,市防控指挥部经过专题研究,决定成立市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副市长任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卫健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市疾控中心主任为副组长,负责对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质量进行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进一步要求调动一切资源,强化流调力量,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明确公安部门要介入流调工作。随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通知,对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疾控中心和疫情高发的县区也相继提升流调组领导规格。其中,山阳区主管区长兼任流调组组长、区纪检委书记任政委,强力组织和调动辖区疾控、医疗、社区、公安、移动大数据等部门力量共同参与流调工作。各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班的成立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市流调工作专班形象地把流调工作称为侦察兵和工兵“挖地雷”,要探明和挖出“明雷、暗雷、隐形雷、子母雷、连环雷”,采取分级、多层次流调,实现流调的关口前移,全方位、立体排查,确保快挖、挖深、挖细、挖净,为疫情防控提供最大化的安全环境,让传染源和潜在传染病在流调特种兵手下“无处遁形”,做到“应查尽查、应管尽管”。焦作市要求各级疾控机构对疑似病例就启动流调,24小时内同步完成初步调查,变被动为主动,为疫情防控赢得先机。
三、“四位一体”“四机联动”和精准排查“五类人”,实现流调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
疫情防控初期,焦作市某中心城区病例不断增多,聚集病例连续出现,流调难度和工作量超出预期。一些患者因家庭多人发病,患者焦虑不安,调查依从性和配合度不高,加上流调时段前推14天的大跨度,造成患者回忆不清、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甚至相互矛盾,多人多次调查结果不一致,可信度难以评估的情况出现。同时,部分输入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复杂的外出旅居史、多次乘车乘机和在本地广泛活动的情况,让传统流调方法“捉襟见肘”。在这一状况下,焦作市创新地建立了“四位一体”流调队,充分发挥“疾控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移动大数据+侦察”的四级联动机制作用,由专业流调人员、社区医生、社区干部、公安干警共同参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专业流调手段、社区组织手段、智能化大数据手段、公安侦察手段,实现“四机联动”,以案件侦办方式开展流调,高效协同、无缝对接。把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五类人”中的传染源和潜在传染源快挖、挖深、挖细、挖净,做到“应查尽查,应管尽管”。
在阻断传染源上多措并举,从严落实、落细各项管控措施。在分析研判防控形势的基础上,较国家防控方案提前3天提出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医学观察的要求,及时采取对痊愈出院患者进行14天集中隔离康复和医学观察措施,并要求完成集中隔离康复的患者返回家中,继续进行14天居家隔离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患者出院后第十四天和第二十八天安排两次以上核酸检测,有效防止疫情扩散,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打下坚实基础。
“一四四五”流调新模式实现了整合资源、借力发力、打破常规、迅速突破和高效精准的目标。在排查重点人群的流调方面,由公安部门牵头,疾控常规调查和公安侦察手段有机结合,公安部门使用技术手段对重点调查对象的14天内的行动轨迹进行精细调查,根据这些信息与前期调查结果进行比对和评估,对关键环节再次进行调查,引导提示调查对象去回忆详细的活动情况和接触人员,对其家属、朋友、同事和单位进行询问,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相互印证,补充完善,确保各个环节和密切接触人员一个不漏。
创新实施流行病调查“一四四五”工作模式后,焦作市除输入性病例外,全市其它确诊、疑似病人全部都在流调发现范围内,流调精准度和筛查效率得到革命性提升。同时,也锻造了一只硬核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和作风过硬的“战斗队”,培养出独特的流行病学分析视角和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成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