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脱贫攻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孟州市24个扶贫项目全面开工复工
政策兜 就业帮 产业带 亲邻养 社会扶
图片新闻
扶贫动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推行“七个一” 变“身驻”为“心驻”
帮助贫困户销售
确保增收不断档
温县:第一书记的精彩“脱贫账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4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第一书记的精彩“脱贫账单”
本报记者 史文生 本报通讯员 闫文静 赵文霞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担当有为。近年来,温县先后选派194名第一书记入驻软村、乱村、穷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通过大力发展党建综合体,特色产业驱动、扶贫项目带动、消费扶贫拉动,扶持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产增收。截至目前,该县3827户13698名贫困户实现了摘帽脱贫。

  产业驱动 富了村民

  在温县武德镇亢村,扶贫产业有机蔬菜大棚里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正在采摘辣椒的脱贫户杨大花说:“张书记带领我们发展大棚蔬菜,使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俺在大棚里工作,每月能挣1500元,还能拿分红,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她口中的张书记即焦作市教育局驻亢村第一书记张超峰。2017年驻村以来,张超峰带领村民建成7个有机蔬菜大棚、1个10公顷的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带动41户贫困户脱贫增收。2019年12月,亢村成功摘下省定贫困村帽子。

  项目带动 美了村庄

  群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带动87户贫困户,软籽石榴园项目带动50户贫困户,村废弃管厂改造出租每年增收2.8万元……焦作市园林局驻温县祥云镇作礼村第一书记杨锦州的3年脱贫规划已全部实现。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该村贫困户就业,每年还给作礼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

  “村里干干净净、有花有树,环境好了,俺们日子也舒畅了。”脱贫户崔保平说。

  消费拉动 活了资源

  “去年山药出得晚,又遇到了疫情,家里1500多公斤铁棍山药正愁销路呢,第一书记王保军通过线上线下想办法,帮俺将全部山药豆卖了出去。”黄庄镇南韩村稳定脱贫户王春义说。

  种山药、养土鸡、做粉条是南韩村大多数农户的传统增收渠道。温县水利局驻南韩村第一书记王保军以消费扶贫模式,带领南韩村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益农信息社、民生频道等平台,通过以购代捐、微信推广等方式,帮助销售山药7500公斤、粉条700公斤、散养土鸡640只,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

  党建推动 聚了民心

  赵堡镇北平皋村是多年的软弱涣散村,温县城管局驻北平皋村第一书记马琳杰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培养发展7名年轻党员,让北平皋村党支部恢复了活力。党支部建强了,村干部工作更有劲,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通过组织带动,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90人,完成脱贫36户81人,其中稳定脱贫1户3人。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