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公司建立以集团总裁为首的公司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责任体系,设置专职安全管理部门,配备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进行企业安全事务管理,下属公司、部门、车间都建立以一把手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安全员,形成了以集团公司安委会为核心、安环部统一管理,各公司、部门、车间具体负责的三级安全管理体制。
二、建立双预防体系,实施关口前移
(一)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融合到公司的生产管理中,对发现的问题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标准、定措施进行限期整改,并组织复查验收,确保监控到位。
(二)公司制订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完成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的编制,并做到一车间一清单、一岗位一清单,其中公司级清单内容325条、车间级清单内容1464条、岗位级清单内容2370条。
三、坚持四个原则,有序推进“双预防”
(一)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二)坚持安全系统性管理原则;(三)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四)坚持持续改进原则。
四、多级培训,推动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
(一)加强干部员工危害辨识和风险预防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及检查内容的学习,按照分类实施、分级组织的原则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双重预防机制内容及实施方法专题培训,做到全员参与。
(二)组织编制《员工安全手册》,将岗位员工日常应知应会知识和岗位隐患排查清单汇制成册,作为员工日常安全培训和安全学习日专用教材。
五、深入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分级管控
(一)公司确定2种符合公司实际的危险因素辨识与评价方法及控制程序。目前,公司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法共辨识出作业活动、设施、场所1028条,制定防范措施1542条;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法共辨识出作业活动762条,制定防范措施1219条。
(二)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公司分岗位编制了危害辨识和风险预防措施表、公司作业风险分级表,同时把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检查表印刷成册,确保作业风险可控、可防。
(三)公司对每个岗位公布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设置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六、引进“互联网+”,建立隐患治理信息化系统
公司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确定组织机构信息表、人员信息表、作业活动风险点及危险源表、设备设施风险点及危险源表、四级检查表等表样模板,员工可通过PC端和移动端进行登录操作。截至2020年2月底,员工通过双预防信息化系统上报隐患2000余条,整改率达98%,分级检查计划下达1000余项,执行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