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焦作西柏坡”——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采访,感觉这里老乡们的精神状态格外好。原来,从去年年底至今,他们发了一笔“小米财”。
十二会村海拔700多米,生态气候适合种植小米。十二会村的小米好,远近皆知。可谁也没料到,现如今这个红色贫困山村竟靠卖小米发了一笔财!
十二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连红利说:“以前,村民们都是在山路边自己摆摊儿卖小米,望天看收成。去年,‘草帽教授’给我们义务设计了一个Logo,还建议我们把这个Logo用起来,搞包装,打品牌。刚开始,村民们都怀疑,就这么个小小的标识还能‘帮’着卖东西?这一看还真有效果。”
连红利口中的“草帽教授”,是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陈兴义。由于他经常戴着草帽走乡村、解民困,所以老乡们都亲切地叫他“草帽教授”。
“草帽教授”陈兴义关注十二会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近两年来,他没少往十二会村跑,从山村整体规划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从十二会村一块石头的摆放位置到为十二会村设计Logo,他都亲力亲为。他认为,要让红色老区“香”起来,品牌力量不可少。
“一颗红五星从十二会村的石头房里冉冉升起,照亮了十二会村绿色的山坡”,这就是陈兴义为十二会村设计的Logo。而一个简简单单的Logo,便将十二会村的红色文化与绿色产品紧密相连。
Logo被印在了包装上,十二会村的小米瞬间有了“气场”。连红利说:“去年年底,有个买家一看包装,当场订购了1400公斤小米,价格还不算低,可把乡亲们乐坏了!从春节到现在,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我们仍卖出了2000多公斤小米,收入4万多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钱。”
连红利接着说:“‘草帽教授’管这个标识叫Logo,我们也跟着叫。不管它叫啥吧,自从用上了这个Logo,我感觉俺村跟新时代挂上钩了。”
记者了解到,尝到甜头的十二会村人已决定,将他们生产的柿饼、山楂、红薯粉条等农产品都打上Logo,包装一番。他们还计划在村里建个山货市场,实现脱贫致富。
随后,记者采访了“草帽教授”陈兴义。从他口中记者了解到,不仅十二会村用上了他设计的Logo,而且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后岳村等特色乡村都用上了他免费设计的Logo。
在采访寨卜昌村、后岳村村干部时,他们也都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们已将Logo用在了村里的古建筑、农特产品包装上,令人耳目一新。
2014年,身兼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兴义发起了“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之后,他的足迹遍布全国100多个特色乡村。经过实地考察,他发现,凡“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地区,都擅长树品牌。焦作也有许多优质资源,可与先进地区相比,焦作“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在于缺乏“品牌意识”。
陈兴义说,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焦作要实现“美丽乡村”振兴就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而强树“品牌意识”,就是给“牛鼻子”戴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