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省高三年级开学了,高校开学的脚步也在一天天走近。
焦作师专网络教学检测中心的LED显示屏上,在线师生统计数据、运行曲线一目了然;在网络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正认真、热烈地研讨。与此同时,该校的心理咨询师正在各自家中,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平台与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学子进行点对点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疫情之下,焦作师专办学的载体、形式在变,初心、使命不变。
严密防控 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高校师生来源广、分布点多,是疫情防控的难点。只有抓紧抓实精准防控、细节防控、全工作体系防控,才能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精准排查师生信息,是疫情防控的前提。焦作师专依托微信问卷星平台,开发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出行信息日报系统,建立宿舍信息员—班级—年级—学院—学校五级联动防控体系和零报告制度,全面掌握学生身体健康和出行轨迹动态信息。对于户籍在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有发热现象的学生,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实行分类管理、重点关注,真正做到全覆盖、零死角,严防死守,不漏一人。
为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切投入都是值得的。早在1月24日,该校提前谋划,采购了6500个口罩、800公斤消毒液、25个红外测温枪以及热成像红外测温系统、人脸识别测温终端等防疫物资。目前,人车分流系统、热成像红外测温系统、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在该校新校区北大门已经投入使用,为做好学生返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应对学生返校后可能发生的疫情风险,该校还将新校区8号公寓楼A座改造成了独立的隔离观察区。每个隔离室除了床、桌、椅、衣柜、书架、被褥、脸盆等生活用品,还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设备。
疫情防控是一场战争,战争就要有战时工作机制。该校先后于2月22日、28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9个工作专班,分别负责综合协调、宣传教育、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制订了《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3个方案、15项规章制度制度和8个专项工作方案。印制了疫情防控流程图、返校报到流程图和学生管理流程图,构建起从学生居家防疫到返校报到,再到在校学习的闭环式、链条式防控体系。
“现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全校师生也没有确诊和疑似病例。”该校一名正在进行消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会一直坚持到抗疫全面胜利的那一天。”
网上教学 内容丰富保质保量
如何在疫情之下危中寻机,抓住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机遇,实现教学要素、教学形态、教学流程的重新整合?焦作师专的答案是“变革”。
课程平台在变。焦作师专仅用了短短3天,就利用学校智慧校园搭建了网络教学服务平台。2月17日,启动在线教学模拟演练。当天,全校有493名老师和8796名同学参加了演练。2月23日,所有春季学期拟开设课程完成了线上课程建构,为2月24日上好开学第一课做好了充分准备。
资源要素在变。线上课堂,教师仅靠一支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远远不够。该校老师利用教育部、省教育厅开放的网络课程资源,搜集互联网上的文献和视频资料,精心制作PPT教学课件、录制慕课短视频。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更有吸引力,该校音乐学院的教师让自己的爱人、子女充当临时演员;理工学院的教师则就地取材,利用家中物品制作了展示教具。
教学理念在变。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听得进、想得深、学得好。“我们网上教学使用的教学素材,包括语音、短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老师们愿意下大力气准备素材,就是为了用精彩、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鞠保荣说。
“线上教学有很多优势,评价手段更丰富,过程信息有留存、能回溯。”该校教务处处长郭卫民说,“为了把线上课堂上好,老师们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中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能力导向,突出了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职业核心素养。”
据不完全统计,两个月来焦作师专已开设包括日常教学、技能辅导、比赛指导等326门网络课程,学生在线学习达316750人次,教师在线授课达4401人次。老师们授课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学生们听课认真、互动积极,网络教学有声有色,收到了良好效果。
精准关爱 思政教育无处不在
疫情期间,有人说,非典,是我们在保护“90后”;现在,是“90后”在保护我们。“90后”的角色转换,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活、实的生动写照。
在焦作师专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上,58条抗疫信息、7期疫情防控知识专题、3封疫情防控倡议书、1首原创公益歌曲等160条抗疫宣传视频和稿件,让学生感到国家、学校和自身紧密地融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怎么办?该校及时下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实施细则》,灵活采取减免学费、延缓还贷期限、银行救助、他人代偿等多种措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把精准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在资助过程中,老师们发现,随着疫情的持续,不少学生出现担忧恐惧、焦虑不安、心浮气躁等不良情绪。焦作师专第一时间启动线上心理援助工作,组织专业师资开展义务心理咨询,组织学生开展朋辈心理帮扶。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利用网络平台先后发布心理防护知识手册和心理科普文章26篇、视频12部,录制心理健康微讲座20余个,网络点击量达3万余次,开展线上公益讲座38场,线上团体心理辅导11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服务,接听心理咨询热线536人次,微信咨询330人次,回复邮件50人次,为筑牢师生疫情防控心理防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员王泽昊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体育学院学生党员曹阳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的知识宣传、安全巡防、驻点排查等工作,初等教育学院学生党员孙慧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一名名学生党员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师专学子积极投身居住地抗疫一线。
“历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谁能够众志成城、克服寒冬,谁就能迎来冰雪消融、鲜花盛开的春天。”该校党委书记刘新顺说,“面对疫情,学校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思想自觉、更实的工作作风,坚守初心、铭记使命,持续用变革迎接挑战,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组照片均由本报记者丁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