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进入4月,又到了杨絮、柳絮漫天飞舞的时节。雪花般的杨絮、柳絮美则美矣,却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有的人甚至喷嚏不断、涕泪横流。疫情防控期间,为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立下大功的口罩,如今又多了一项新功能:有效解决杨絮、柳絮带来的困扰。
近日,记者在山阳路、工业路、公园等处看到,空中的飞絮随风漂浮,有些还在地上聚集,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雪。不少戴着口罩的市民不停挥手赶走飘在眼前的飞絮,个别没有戴口罩的市民用手捂着口鼻。
“这些飞絮最让人讨厌了,天天上下班骑车的时候,它就落在身上或者头发上,有时候还会吸到嗓子里,非常难受。”市民夏女士表示。
因为痛恨杨絮、柳絮带来的困扰,有些市民甚至有了极端想法:能不能把这些杨树、柳树都砍掉?是啊,既然杨树、柳树有缺点,为什么能够入选城市绿化用树?原来,杨树、柳树除了树形优美,还具有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绿化效果明显等特点,而且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等生态功能。
据报道,国内多名医疗专家表示,杨絮、柳絮并非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春天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花粉,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等,严重时会引起咳嗽、憋闷。有些人在吸入飞絮后引起过敏反应,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飞絮在飘扬的过程中夹杂着花粉、尘埃等造成的,与杨絮本身无关。原来,杨絮、柳絮不幸成了“背锅者”。
那么,如何消除杨絮、柳絮带来的过敏等烦恼?
我市部分医院医生表示,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控方式。近期,他接诊的因为杨絮、柳絮导致过敏的病人和往年相比明显较少,就是因为疫情期间大家出门时基本都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杨絮、柳絮飞入鼻腔、口腔和眼睛。
戴眼镜可以减少眼睛受到杨絮、柳絮影响的机会,尤其是四五月份应该用有镜片的眼镜代替隐形眼镜,或是外出时戴上太阳镜。
天气越来越热,有些人出门会穿短袖、短裤。杨絮、柳絮落在皮肤上,会导致皮肤发痒甚至过敏,所以出门的时候要披件外套。
如果杨絮、柳絮飞入眼睛,千万不要用手用力揉,否则很容易划破脆弱的角膜,更糟的是会使浅表的异物嵌入,加重对角膜的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影响视力。
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对于杨絮、柳絮、法桐“毛毛雨”进行了多年的防治,总结、探索出了注射药物、喷洒黏合剂、修剪树冠、高压水枪冲洗等技术和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信飞絮烦恼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