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②)做到快立、快诉、快审、快判。为缩短诉讼周期,县法院成立专门执行小组,对涉“三清理一规范”执行案件逐案攻破。活动开展以来,县法院已拘传拖欠集体资金的被执行人5人,司法拘留3人,实施搜查1次,执结5案,执行到位20.05万元。
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犯罪线索,把无理强占集体财产资源,恶意拖欠集体资金,威胁、恐吓、肆意辱骂县、乡、村工作人员等案件作为打击重点,从严从重从快处理违法犯罪人员。截至目前,公安机关打击处理5人。其中,刑事拘留3人,治安拘留2人,挽回损失34万元。
县司法局为各村(街)聘请了“一村一法律顾问”,积极为各乡镇提供法律服务,还组织人民调解员通过调解解决合同和欠款问题。截至目前,已调解达成还款协议6起,涉案金额42.308万元,并全部办理了司法确认。
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不规范合同5928份,占应清理整治合同数的99.9%;清查资产2198宗,占应清理整治资产宗数的100%;全县应收回三类欠款总金额3669.9万元,已收回三类欠款3602.3万元,占比达98%。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村(街)新增25个,总数达138个,维护了村集体的利益,营造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清理期间,博爱县人民法院收到乡村送的4面锦旗,县人民检察院收到1面锦旗。
记者昨日在清化镇街道南关村了解到,鼠年春节,该村群众破天荒地人人都拿到了大红包。村党支部书记汤二平还向群众承诺:村里修路建游园。底气何来?一是追缴回来的41.3万元欠款,二是村门面房及场地租赁规范后,年增收15.2万元。
清理是手段,建立规范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助力乡镇振兴才是目的。博爱县委书记陈泓表示,要把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的程序和制度明确下来,把村内重大事项必须履行的“四议两公开”制度要求固定下来,把制度建起来,把规矩立起来。通过“三清理一规范”,明晰了农村集体产权身份,为规范集体经营行为奠定了基础;摸清了集体家底,为构建集体资产运行新机制奠定了基础;壮大了集体经济,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规范了村级管理,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奠定了基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