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县:“太极圣地”辉映黄河风光
我市招募红色讲解员及志愿者
英文版《焦作文化旅游生活》
杂志即将出炉
大沙河生态游成为全域旅游新亮点
云台山汉服花朝节邀您共赴盛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4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污水横流臭水沟 今朝一湾碧水“打卡地”
大沙河生态游成为全域旅游新亮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经过生态治理,大沙河已成为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亲水赏景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大沙河的春天如诗如画,吸引不少市民踏青赏花。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本报讯(记者王爱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大沙河游人如织,3天吸引了6万多名游客,是市民踏青出游的热门“打卡地”。赏花、观鸟、看水景,大沙河生态旅游正逐渐成为焦作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大沙河是海河源头之一,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流经我市中站区、博爱县、示范区、修武县,在新乡市境内入共产主义渠,在我市境内长74公里,有“焦作母亲河”之称。

  “大沙河属于中型河流,是我市‘六纵四横’水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流经我市城区最大的河流。它承载着防洪排涝、改善生态、提升环境等多重功能,对促进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以及发展全域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市水利局建设管理科科长杜长胜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大沙河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昔日的大沙河却“病”得不轻。

  “过去的大沙河,右岸有堤,左岸漫滩行洪,历史上最大漫滩宽度达800米,后因来水量减少、城乡发展、农田开发,大沙河主河槽逐步萎缩成二三十米宽的河沟,加上沿途工业、养殖排污,大沙河变成了一条臭水沟。”杜长胜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大沙河生态治理,老百姓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市近年来更是快马加鞭,撸起袖子加油干。

  据了解,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是全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自2018年3月开工以来,我市通过防洪治理、生态引水、岸线整治、植树绿化等工程,拓宽了水面、优化了水质、改善了周边环境。目前,大沙河城区核心段生态治理工程主体已完工,正在开展精细化提升工作,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水面最宽处达260米。如今的大沙河,不仅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城区核心段更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河清水畅、一步一景。

  大沙河旧貌换新颜!

  沿河自西向东,美丽生态画卷次第铺展——银杏、樱花满园的北张滨河公园,还原沙河原始风貌的“沙河记忆”景观,春可赏花、秋可采摘的秋实园,可观水天一色美景、远眺城市风光的玻璃栈道观景平台,展现黄河文化和引黄入焦深远意义的黄河文化主题公园,两岸杨柳依依、秀水泱泱的引黄入焦干渠,健身设施齐全的体育元素核心区,豫北地区罕见的银杏长廊,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草坪广场……

  还景于民,还绿于民。慕名前来的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亲水赏景,尽情享受生态红利。大沙河,成了人们城市生活的“后花园”。

  城市有水,灵气自来。大沙河生态的变化,也让这里成了大自然的精灵——鸟儿的乐园。鸟儿的造访,让大沙河更加富有生机。

  漫步河畔,这些景象给游人带来惊喜:一弯碧绿的大沙河,在春风的吹拂下,娇慵地舒展着腰肢。迎着阳光,宽大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柔软的绸缎。突然,几只水鸭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它们随着起伏的波浪自在游弋,时而戏水追逐,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排成一字,就像在跳水上芭蕾。优雅的白鹭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不时从水面掠过,展翅翱翔天际,装点着大沙河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喜鹊也来报到,暖阳下,或在草地上悠闲踱步,或是跳上繁花枝头,留下倩影。

  据市林业保护站观测,在大沙河活动的鸟类有40余种。除了白鹭、苍鹭等鹭鸟在这里“生儿育女”,成为“永久居民”外,更吸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天鹅、赤麻鸭、红嘴鸥、秋沙鸭等候鸟来“做客”。今年2月,有3批、100多只白天鹅飞临大沙河,并停留了一周时间,其中最多的一批达60只,成为大沙河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人在画中游,乐在芳草间。一抹春色,醉了游人,暖了心扉。

  清明假期,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李从强一家三口到大沙河享受骑行快乐。老家在湖北的他不禁向记者感慨:“现在的大沙河让我找到了北方江南的感觉,一改焦作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大沙河生态治理,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今,她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努力为“精致城市、品质焦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以大沙河为建设平台,以建设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内高标准盆景园为目标,打造焦作城市新名片、全域旅游新地标。

  蓝图绘就,令人振奋。精彩与惊喜,在大沙河不断上演。

  美丽的大沙河畔,新景观不断呈现:可供市民尽享亲水、戏水、赏水乐趣的银色沙滩即将开工建设;盆景园计划今年建成,打造“园中园”“园中景”;上游12公里生态提升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市民可欣赏到滩、潭、花、草等多样景观。

  美丽的大沙河畔,体育赛事接踵而至,2019年全国青少年皮划艇静水U系列赛事(焦作站)暨“艇进中原”河南省休闲皮划艇大赛(焦作站)、2019中国郑焦国际徒步大会相继举办;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2019年河南省全民健身日活动焦作分会场系列活动深受市民欢迎——依托大沙河,发展“旅游+体育”,前景广阔。

  多部门助力大沙河品质提升。据了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规划了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并正在制订大沙河创建A级旅游景区方案;市水利局规划了6条大沙河游览线路,包括半日游、一日游等;市体育局规划了游艇、马拉松等体育场地,市林业局规划了野生动物救助站,市交通局争取资金建设水上安全救护中心。未来,大沙河的功能会更加完善,市民游园品位和乐趣将大大提升。

  一条美丽大河搭台,共唱全域旅游大戏。蜿蜒流淌的大沙河,这条碧绿的城市珠链不仅展现绿色和谐生态美,更将为“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全域旅游发展释放无限潜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