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焦作站)启动
我市召开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
电视电话会议
民生幸福工程托起百姓好日子
全力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奏响防疫复工扶贫“三部曲”
深化“支部联建” 助力脱贫攻坚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市
奏响防疫复工扶贫“三部曲”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通讯员孟腾飞)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沁阳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29个村(社区)、114个临时党支部、9100余名党员干部、150余名新老驻村第一书记合力奏响防疫、复工、扶贫“三部曲”。

  党员先锋守前线,奏响疫情防控“战斗曲”。该市持续开展“党徽闪耀疫情防线”活动,329个村(社区)、114个无主楼院组建的临时党支部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完善党组织网格化责任体系,坚持实施党组织“挂图作战”,坚决做到防疫不松劲,切实筑牢前线堡垒。前期选派到防疫前线的9100余名党员干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疫情不散、决不撤退”的精神,坚守在村(社区)、楼院(小区)一线,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家园、践行着初心使命。

  机关干部驻厂区,奏响复工复产“进行曲”。沁阳市及时建立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推进制度,选派财政局、税务局、发改委、科工局、招商服务中心等机关党员干部以及村两委党员干部,进驻重点企业,开展防疫和复工复产服务工作。该市科工局及时制定企业开复工审批标准和程序,指导防疫物资、民生保障、外贸进出口等重点领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3月26日,该市437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5家,全部复工复产。

  第一书记走田间,奏响脱贫攻坚“决胜曲”。沁阳市严格实行县级干部带头分包贫困村制度,今年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重新调整,尤其对帮扶力量较弱的村加大帮扶力度,选派82名第一书记进村帮扶。2月1日、3月15日,原任、新任共150余名第一书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抗疫,分两批进驻各村开展卡点值班、检测消毒、宣传教育、代购送货等工作;积极深入20个“消费扶贫小菜园”,带领村民开展春耕备耕,提升项目生产能力,组织贫困村党组织与商场超市对接,及时销售扶贫项目生产的农副产品,拓宽物资供应渠道,增加扶贫项目效益。

  此外,沁阳市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并将农村党建综合体作为创新创业、发展集体经济的“孵化器”,通过发展环保酵素产业、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开展房屋租赁、开设培训班等措施,全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水平。太行街道东沁阳村从几乎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的突破,打造了“河南环保第一村”品牌;紫陵镇坞头村成立琪雅头饰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以集团化经营取代家庭作坊,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合作街、自治街等通过房屋租赁分别增收50万元;紫陵镇赵寨村建成了集养老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神农小镇”,助力该村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9年,该市有20个贫困村的集体收入超过6万元。目前,沁阳市村集体收入5万元至10万元的村有42个,10万至50万元的村有51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有11个,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3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