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以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
探索富有地域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从“创新自觉”舒展“创新自信”
国内要闻简报
市领导调研
“四城联创”工作
图片新闻
市政协开展政治学习日活动
我市16名援鄂医疗卫生队员解除隔离
春暖花开 拥你入怀
49天的战“疫”坚守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4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49天的战“疫”坚守
——记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杨贵青
作者:本报记者 朱颖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他是院长,也是“战士”。他叮嘱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他却累倒在“战场”上。

  3月5日那天,学雷锋纪念日。他正在医院发热门诊检查工作突然就喘不上气,胃顶得难受,被院医教科主任石亚伟拽去检查,B超显示腹部大量积液,穿刺抽出800毫升乳糜样液体。顿时,他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呼吸畅快,胃部轻松。下一刻,他整理好衣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劝他好好休息,他笑笑说:“没事,疫情过去了再说。”

  他是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杨贵青,负责疫情应急指挥组、疫情防控组、病例诊疗组、院内感控组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不能休息,更不能倒下。

  但3月8日,他还是倒在了抗疫一线。目前,病情危重。

  疫情防控,他总是未雨绸缪

  3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我市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已连续36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此时,杨贵青躺在病床上,安静地接受治疗,这个消息让他为之一振。窗外,阳光明媚,草儿正绿,花儿正红,回想起疫情发生以来,他和全院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全力战“疫”的情景犹如昨天发生的一般。

  杨贵青打起精神,过去的49天,他和时间赛跑,带领“战友”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基础。今后的日子,他将继续和病魔战斗,只不过,这个战场只有他自己。

  2020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的齿轮拨回1月20日,跟随时间的脚步,看杨贵青在1月20日到3月8日间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宣布新冠肺炎病毒可人传人。这一刻,杨贵青立即通知医院感染科负责人赵智慧,着手准备院内感染防控方面的工作。

  当天下午,市卫健委紧急通知我市各医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接到通知,医院立即召开全院中层干部会议,对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随后,医院党委成立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杨贵青为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办公室主任。杨贵青负责应急指挥组、疫情防控组、病例诊疗组、院内感控组工作。

  医疗、护理、感染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头戏,杨贵青接受医院党委任命时,就一句话:“我一定会带头做好工作,请领导放心。”

  从接到通知到落实,杨贵青在不到2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应急指挥组、疫情防控组、病例诊疗组、院内感控组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职责,设计患者就诊流程等。

  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吹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医院取消假期,全员上岗。因提前部署,在全国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时,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开始接受消毒、隔离等自我防护措施的培训。

  石亚伟遗憾地说,杨院长对工作未雨绸缪,却忽视了自己的身体。他如果能够少些劳累,多些休息,这个病不会来得如此凶猛。

  抗疫战场,他总是冲锋在前

  凡事都要先体验,才会去落实;凡事都要作表率,才放心交给他人去做。在疫情防控一线,杨贵青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成为一线人员心中的“定心丸”。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院内感染防控尤其重要。病毒看不到摸不着,如何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这就需要医院感染科制定详细的消杀、隔离制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医生护士不被感染,保护患者在医院的安全。

  “这次战‘疫’,必须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我们的目标是‘零感染’。”赵智慧说,这是杨院长对她的要求。为了确保达标,每一项制度杨贵青都会认真研究,按照制度实际操作一遍,直到所有的制度都符合院感要求为止。

  2月3日,解放路远大南北苑小区有2例确诊病例,该院下属山阳区塔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确诊病例所在小区的消杀工作。当天11时,社区服务中心人员准备第一次消杀。现场气氛有些凝重,杨贵青主动背上几十公斤重的消毒液,说:“你们都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没有经验,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

  从一楼到六楼,再从六楼返回一楼,整个消毒过程将近90分钟。完成消杀工作后,杨贵青喘得厉害,说话非常吃力。山阳区塔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梅丽感觉杨贵青的反应不正常,杨贵青却自嘲长期不锻炼,身体不如以前。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王梅丽说,杨院长的身体应该是早就出现了问题,怕耽误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忍着不说。

  赵智慧也很早就感觉到杨贵青不对。1月25日,医护人员分批次培训时,她看到杨贵青的脸色发黄,精神很差,建议杨贵青去做B超检查,当时杨贵青称自己没有休息好。

  2月13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山阳区发热患者定点治疗医院,杨贵青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

  杨贵青的母亲年近90岁,身边离不开人照顾,杨贵青的孩子在外地读研究生,妻子长年在娘家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家里的事情全凭杨贵青操持。他每天挤出时间回家给母亲做饭,就算忙到凌晨也要回家看一眼母亲,然后再回医院安排工作。

  随着疫情的发展,工作强度的增大,杨贵青的脸色也越来越差,呼吸越来越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时间休息,更没有时间检查身体。

  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一个和杨贵青有过交集的人,都感觉到他身体出现了问题,提醒他检查或休息。对于大家的好意,杨贵青总是笑着说“没事”“等等”“今天忙”。而在“没事”“等等”“今天忙”中,杨贵青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住了。

  坚守49天,他倒在抗疫一线

  疾病来得那么突然、汹险。

  3月5日,市第五人民医院支援市第三人民医院抗击疫情的两位护士圆满完成任务。杨贵青带领医教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接两位护士“回家”,为两人举办了欢迎仪式后,又将两位护士送到隔离点休整。

  杨贵青从隔离点返回医院,又到发热门诊检查工作,就在说话的空隙,杨贵青的脸色由黄变白,他不顾院感要求,伸手去拽了一下口罩,大口地呼吸,一旁的石亚伟感觉不对劲,伸手扶了杨贵青一把,让医教科副主任原全利通知彩超室、CT室作检查准备。彩超室主任张涛为杨贵青检查,发现杨贵青腹部积液已经将胸膈顶得移位,压迫到肺和心脏。来不及继续排查,石亚伟通知外二科主任葛志江准备手术包。

  杨贵青躺在手术室,葛志江对其实施腹部穿刺,从杨贵青的腹部抽出了一管乳糜样的液体,然后第二管、第三管……抽出800毫升液体后,杨贵青感觉呼吸畅通了,胃也不难受了,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抽完腹水,杨贵青整理好衣服走出手术室,对石亚伟说:“走,把发热门诊的事弄完。”

  石亚伟坚决拒绝,希望杨贵青去病房休息。杨贵青答应着,脚却朝着发热门诊的方向走去,还轻松地说:“这段时间,胃不舒服,一直吃胃药,没想到是腹水闹得。”

  离开发热门诊,杨贵青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会诊通知。患者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发热一天,双肺部有感染,但无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正常。几位专家对这一病例进行了6个小时的会诊。院内会诊结束后,又申请市级专家组会诊,市级专家组同意医院作出的非疑似病例的诊断意见。此时,已经是3月5日22时,夜色中,街头冷冷清清,杨贵青骑着车回家陪母亲,身影被路灯拉得老长老长。

  3月8日,杨贵青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又准备抽腹水应急的时候,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常红专要求杨贵青立即停止手头一切工作,由原全利陪同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检查。

  原来,杨贵青之前的腹水检查结果有问题,常红专怕结果有误,又要求检验科送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次检测。3月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结果出来,这次结果和第一次一样。常红专立即为杨贵青安排住院,让原全利陪同他到郑州全面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杨贵青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医生安排化疗时,病情出现恶化,经过抢救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开始了第一个疗程的化疗。

  杨贵青重病的消息传回医院,张建梅吃惊又难过,她不敢相信并肩作战的抗疫战友,就这么倒下了。她为自己的粗心自责。她说,2月13日,她到杨贵青办公室汇报工作,看到杨贵青正在喝四磨汤(药名)。办公桌上还摆着许多药。当时,她问杨贵青怎么喝儿童药。杨贵青说:“胃不舒服,喝四磨汤效果好。”

  “如果那个时候,我们坚持让院长好好休息,或者让他做个全面检查,说不定就不会发病。”张建梅说。

  “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病魔就会乘虚而入。”石亚伟说。

  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大,杨贵青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如果他能够“偷懒”,说不定情况就没有这么严重,甚至是不发病。

  可是,没有如果。

  在抗疫一线战斗了49天,杨贵青倒在了阻击战全面胜利的前夜。但杨贵青不后悔,他说,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他还会选择坚守,护佑他人的生命安全。

  用坚守传递希望,用生命守护生命。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杨贵青用行动履行了医者誓言。战“疫”一线,他是我们的骄傲,是最可敬的人!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