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活动。
您知道吗?中医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很大优势,昨日,记者从市中医院肿瘤风湿血液科主任王洪涛处了解到,“绿色”抗癌,中医大有可为。
市中医院肿瘤风湿血液科是我市中医肿瘤、风湿免疫、血液病专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为患者高质量生存保驾护航。
中医药全程参与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随着国际医学界对肿瘤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个体化整体综合治疗的理念与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传、病后防复以及辨证施治理念不谋而合。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虽然不是肿瘤治疗“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却是科学抗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中医药科学规范地介入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帮助肿瘤患者顺利手术、完成放化疗和实现康复。
在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中医药治疗作为重要的“配角”登场,给予患者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中药调理,可以增强患者体质。在放疗、化疗期间,以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健脾养胃、养阴清热的中药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放射性治疗带来的局部损伤,如炎症和组织纤维化以及化疗带来的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在预防肿瘤转移、复发的康复期和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期,中医常常作为“主角”亮相,此时使用扶正与抗癌相结合的中药,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最大意义在于调动患者自身机能增强体质,抑制肿瘤发展,缓解肿瘤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带来“人瘤共存”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王洪涛介绍,该科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辨证与辨病治疗相结合,中医药全程参与,同时为患者提供规范的化疗、免疫治疗、深部热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措施,形成中西医并重的综合治疗体系,具有规范性、科学化、个体化的特点。该科推崇“绿色”抗癌,研制出系列专病中成药,中药散剂有利水散、消癌散、温阳止痛散、和胃散、静脉炎散以及治疗靶向药副作用的基因皮疹方,治疗贫血、白细胞减少的生血散等;中药硬膏有消癌止痛膏、活血止痛膏;中药茶有活络通痹茶、降尿酸痛风茶、扶正养阴茶。
三生旋覆山药汤
治疗胃癌效果好
胃癌的有些症状类似于中医的胃脘痛、噎膈、反胃、心下痞等疾病的症状。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化生精微,脾胃健运,气血生化充足。脾胃为升降之枢,气机调畅,则痰湿不生;反之,脾胃失健,易出现水湿、痰饮、痞满、食积、气滞等。中医药学认为,胃癌的病因为情志不舒、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素体脾胃虚弱,以致胃失和降,运化失司,痰凝气滞,阴虚血瘀,郁而成毒,交阻于胃络,结聚成块而发病,久则由脾及肾,终至脾肾阳衰。
目前,胃癌的治疗处于瓶颈期,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不大,而西药副作用大,患者常常难以耐受。该科门诊采用纯中药疗法,住院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患者饮用纯中药汤剂三生旋覆山药汤后,毒副反应明显减轻,且疗效较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可以发挥化疗起效快的特点,以毒攻毒,起到迅速祛其邪毒的作用,使得邪毒痰瘀之邪得以削去大部分;另一方面,用三生旋覆山药汤,可以起到化痰活血散结,消减其余邪,更辅之益气养阴补血,扶助其亏虚之正气。
三生旋覆山药汤所用中药有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旋覆花、代赭石、黄芪、党参、三七、壁虎、怀山药等。
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为主药,起到化痰散结、止痛抗癌的作用。旋覆花、代赭石有降逆止呕、化痰下气的功效,可减轻化疗消化道反应而止呕,平时可促胃排空助消化,并减轻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的烧心、嗳气、呃逆等不适顽症。黄芪、党参、三七可益气扶正补血,不但能减轻化疗药对骨髓的抑制,而且还有一定的化疗增效,抑制癌细胞以及恢复并重建免疫功能的作用。怀山药又名铁棍山药,为焦作特产、道地药材,有健脾补肾,抑制癌细胞增殖、转移,促进干扰素生成,增加T细胞数,并有化痰、促消化的作用。山药含有大量黏蛋白,可以起到保护食管、胃肠道黏膜,有利于黏膜修复。壁虎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可治疗“……血积成块,……反胃膈气”,有解毒散结之功效。冬凌草健胃活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经临床研究对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有一定疗效。谷芽、内金能够健胃消食,顾护胃气,能较快改善患者的进食状况。
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效果与单纯使用西药、化疗无明显差异,但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好,可以较好完成化疗,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延长。
胃癌患者李某今年60岁,2016年在市中医院住院,饮用三生旋覆山药汤后,吞咽不利、腹痛等症状逐渐消失,乏力感减轻,饮食明显增加,目前已经生存4年多。
精湛的技术、舒适的环境、热情的态度、优质的服务,市中医院值得您信赖!
(本栏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吉亚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