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种的豆角长势不错啊,收入咋样?受没受疫情影响?”昨日,记者到孟州市槐树乡焦庄村精准扶贫产业大棚基地采访,在蔬菜大棚承包大户李清振的大棚里,看到支架上绿油油的豆角,禁不住问道。
“各级干部在疫情中都十分关心俺,可以说基本没受什么影响,线上线下销售都非常好,1公斤豆角地里收购价不低于10元。保守估计,俺一个大棚一年收入4万元没问题。”李清振高兴地告诉记者。
“你承包几个蔬菜大棚?”记者好奇地问。
李清振嘿嘿一笑,说道:“俺村目前有20个蔬菜大棚,我承包了10个,一半蔬菜大棚都被我承包了,一年承包费9万元。”
“那一年收入可不少。目前,在你这里打工的有几个人?”记者很关心疫情下脱贫户工作是否正常。
“俺一年收入是不少,早就进入小康了。俺这10个蔬菜大棚,现在有7个雇工,其中有4个人是本村脱贫户。一个人干1个小时,工钱9元,一天收入70元。从去年10月到现在,我支出的工钱有4万多元。”李清振回答。
据槐树乡副乡长张经鹏介绍,焦庄村的蔬菜大棚都是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建设起来的。2018年,该村利用46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3个蔬菜大棚。2019年,该村又利用208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17个蔬菜大棚。这20个大棚每年承包费有20万元,用于帮扶槐树乡11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同时帮扶本村3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600元。
焦庄村党支部书记席顺新告诉记者,蔬菜大棚给该村和槐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有的贫困户通过承包蔬菜大棚也走上了致富路。比如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道光,因为家里人手不够,只承包了1个蔬菜大棚,一年两季,种的是黄瓜,一年可以收入4万元。
“今年,我们准备利用430万元扶贫资金,再建23个蔬菜大棚,6月底即可建成,一年承包费就有30万元,安排就业20人,确保让群众通过蔬菜大棚生产走上致富路。”席顺新说。
43个蔬菜大棚,一年可产蔬菜40多万公斤。如何解决销售问题?张经鹏说,今年槐树乡将投资90万元,在焦庄村建设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焦庄村致富的好戏大幕看来已经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