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贾定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通过突出“五项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突出复工复产。设立了复工复产县长热线,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专班,累计收集的138条问题全部解决。二是服务上心。对41个重点企业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的意见》,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突出春耕备耕。加强与农资生产企业、供销等部门沟通对接,加强农资市场和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春耕物资数量和质量。开展在线培训和远程服务,指导农民抢抓有利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确保春播质量。
突出招商引资。该县通过“云洽谈”“云上招商”,引进了总投资5亿元的赛科中药大健康生物科技园项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了第二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引进水利专用装备产业园等总投资58.3亿元的15个重大项目。
突出脱贫攻坚。在抓好贫困人员就业和扶贫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展“贫困兜底户疫情援助”专项行动,建立了兜底户脱贫和防止返贫机制,对510户1300名贫困兜底人员,采取“五养八延伸”措施,为351户1123名边缘户和189户722名脱贫监测人员购买了防贫保险,确保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
突出复课复学。制定了“13911工作法”(1个预案、3个工作方案、9个到位、11项制度),确保开学准备工作系统科学。目前,该县高三年级已于4月7日按时完成复课,学生一切正常,正在积极进行初三年级4月20日复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突出“五项重点”,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同时,该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抓好“六项工作”。
扛牢生态责任。争当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标杆,争创全省廊道建设高标准示范县和河南省“森林城市”,把武陟打造成黄河北岸重要的生态屏障。
挺起产业脊梁。全力推进工业转型,持续加快科技创新,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提高产业承载力。
加快乡村振兴。实施“三化一创建”和“四院进村庄+”工程,创建14个千万工程示范村、2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32个生态宜居示范村。完成黄河沿线王园线东段等“四好农村路”建设。
推进城市提质。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建成城区段水系景观工程。开展“四城联创”,改善城市环境。建好产业新城,促进郑焦一体化进程。
大力发展三产。谋划实施王园线生态文化廊道、嘉应观治黄兴水文化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嘉应观建业绿色基地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加快推进武陟特色商业区扩区和“三级康养体系”建设,打造武陟康养产业品牌。
强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广“三变五合”改革经验,完善“五创三治”乡村治理模式,探索乡村善治的武陟实践。深化土地改革和金融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