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料峭寒冬与严峻疫情,风和日丽、花草芬芳的春天如约而至。
4月6日,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市北部依山而建的龙翔矿山公园、缝山公园、闫河公园、黎明脚步公园等,迎来了不计其数的踏青、休闲、健身的市民。这是我市致力北山治理和生态恢复的必然回馈,也是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为市民带来的生态红利。
巍巍太行是大自然对怀川儿女的恩赐。多年来为了全市经济发展,大山母亲无私奉献,加上一些不法之徒的私挖滥采,造成山体受损严重。
2016年,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多次到沿山的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和马村区深山区,暗访北山治理工作,看到千疮百孔的山体,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同年6月14日,我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一场严打北山私挖滥采反弹、巩固北山治理成果的攻坚战拉开大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主导下,《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迅速出台;市人大常委会启动立法调研活动,2017年3月10日,《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整治专项问责活动的通告,将举报内容、举报对象、举报方式广而告之;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为北山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我市北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除此之外,市政府还成立了北部山区专项整治行动综合督导组,具体负责督导各县(市)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开展情况。
此次攻坚战中,全市413个非法采矿点、1028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和63家到期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在2个月内完成了“场平地净”;19家未到期非煤矿山企业按照“四证”齐全、“四化”达标的要求全部整顿到位。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每年植树绿化的黄金季节,组织各县(市)区针对非法开采点、加工点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一点一策制订修复治理方案,大力开展山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尤其是去年,我市以北山条例为遵循,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北部山区进行环境治理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修复。
全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绿化成效明显。在北山范围内共计完成造林任务约2513公顷。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建设森林焦作动员大会,出台了《2019年度森林焦作生态建设及重点工程的实施意见》《焦作市2019年度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有力推进全市国土绿化工作。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相继展开。我市牵头申报的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争取到国家和省级山水林田湖草专项资金8.74亿元,其中3.7亿元专项用于北山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2019年,全市29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全面实施、稳步推进,2020年年底将全面完成。
为持续改善北山生态环境,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露天矿山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对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规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乱挖的露天矿山依法关闭;对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治;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加强修复绿化、减尘抑尘。截至目前,全市6家持证露天矿山企业均达到“四化”标准;3家持证矿山企业通过省级绿色矿山建设遴选。
去年,我市还开展了北山条例配套制度制定工作,补充制定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项目报备制度》《焦作市北山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交办制度》《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焦作市北山绿化提升管理办法》,并于去年12月11日由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12月31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项目报备制度〉等五项条例配套制度(办法)的通知》发布实施。
北山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态保护,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刘金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