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阳光温暖,经历最长寒假的初三学生复学,又闻校园琅琅读书声。小“神兽”们从家庭走向校园,兴奋写在他们青春的面庞。
精心部署迎学子
昨日,记者从市实验中学、市光明中学、市第十八中学、市人民中学、马村区实验学校了解到,很多学生6时40分就来学校报到,8时30分左右,这些学校基本完成学生返校程序。
“太顺利了,超过我们的预期,学生们都很自律,都很守纪律,都很想念自己的同学和老师。”市实验中学校长袁广利告诉记者,该校8时许完成学生返校工作。
为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我市各个中学想出的招数真不少。
市人民中学规定校门南侧是男生通道、北侧是女生通道,有效解决了学生聚集问题。记者看到,由于学生到校时间不集中,没有出现学生排队现象。为了加强疫情防控,防止聚集,该校在校门口设置双门进入通道。
10时许,马村区实验学校初三年级学生统一进行了就餐、入宿、如厕等多个流程的演练,确保安全顺利度过每一天。
16时许,在市第十八中学初三校区,学生们有的在操场进行体育课演练,有的在教室诵读。13班学生夏梦雨说,她很怀念美丽的校园,现在终于开学了,她想抓紧余下的时间,好好备战中考。
学校如何保障安全就餐?市实验中学专门增设15个感应式水龙头,要求学生餐前餐后都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市光明中学餐厅增设脚踏式水龙头,既卫生又节约用水;吃饭时,学生都相距一米,一人一餐桌,同向进行。市宇华实验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在每张餐桌上均安装了隔离板,上面有学生的名字,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学生如何安全就寝?记者从多个学校了解到,一个寝室,只安排四名学生,脚对脚、对角线休息。
学生如何安全上课?全程佩戴口罩,一个班级拆分成A、B班,一个班不超过30人。
上好开学第一课
疫情即是课堂,磨难也是财富。
我市初三年级学生“开学第一课”时长185分钟,通过不同形式上了主题为“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的第一课。
市实验中学开学第一课,首先学习省教育厅制作的开学第一课视频,旨在用好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载体,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奋进精神。同学们还欣赏了诗朗诵《武汉,生命在呼唤》,学习《新冠病毒的前世今生》,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马村区实验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多样。该校引导学生收看《“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战疫情特别电视节目,还让政治老师、语文老师、生物老师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或讲述抗疫故事,或普及科普知识。该校校长陈海琴表示,学校要将引导学生正视灾难、敬畏生命、学会感恩贯穿教育的各个阶段。
校园里,春暖花开;有了你们,校园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