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筑牢根基 创新方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0 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徐书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各地通过广泛动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公众对接种疫苗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共筑阻断传染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的健康屏障。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或作出的安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贯彻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是我国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成效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民生工程。今年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阻断传染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的健康屏障。

  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疫苗是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力武器。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病毒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寻求摆脱各种瘟疫和疾病的方法。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医疗措施能像疫苗一样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药品能像疫苗一样以极其低廉的代价,把某一种疾病从地球上消灭。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只有很短暂的历史,直到20世纪,大规模人群的常规疫苗接种才逐渐被推广开来,也日益被公众知晓和接受。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的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由“四苗防六病”扩大至目前的14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普及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1988年、1990年、1996年分别实现以省、县、乡为单位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2013年实现以乡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1995年我国即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的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上世纪中期,我国麻疹年发病数曾高达900多万例,2017年发病数已不到6000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前,白喉每年可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2006年后,我国已无白喉病例报告。上世纪60年代,我国流脑发病最高年份曾高达304万例,2017年发病数已低于200例;乙脑发病最高年份报告近20万例,2017年发病数仅千余例。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有效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不断完善预防接种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高效的部门协作机制,为预防接种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预防接种证制度”。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进行修订,全面规范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201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全面构建了疫苗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等全过程监管体制,明确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疫苗管理法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和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促进预防接种事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我市坚持“巩固基础、强化重点、严格管理、创新引领”原则,始终把“夯实免疫规划基础,做好免疫规划”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最基础工作,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抓亮点、求实效,全面进军全省‘第一方阵’”工作思路,以创建省级免疫规划标准化建设县、预防接种示范门诊为抓手,健全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加强预防接种队伍建设,加快“互联网+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服务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严格监管,保障接种疫苗安全

  疫苗接种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与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疫苗接种社会关注度高、敏感度高,确保接种安全的责任重于泰山。多年来,我市始终把疫苗的“安全”“有效”作为疫苗管理的第一要务来抓。疫苗采购、运输、储存、接种等各个环节从严监管,坚决守住疫苗接种安全底线,让儿童家长放心,让广大群众放心。

  一是严把疫苗采购关。我市使用的一类疫苗全部由省级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和供应,二类疫苗由县级疾控中心按照河南省第二类疫苗采购目录通过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采购。

  二是严把疫苗储存、运输关。目前,市、县级疾控机构均配备有疫苗专用冷藏运输车、专用冷库和自动温度监测报警设备,各级各类接种单位均配备有疫苗储存冰箱。省级供应的一类疫苗和县级采购的二类疫苗均由生产企业通过冷藏运输车配送至市、县级疾控机构,市、县级疾控机构通过疫苗运输车逐级配送至辖区所有接种单位。疫苗运输途中均进行实时温度监控和记录,保存在冷库和冰箱的疫苗都要按照规定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通过疫苗冷链无线温湿度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疫苗的全覆盖、全天候温度监测和自动记录,该监控系统具有温度超限自动报警、断电自动报警(平台报警、手机APP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功能,还可通过定位地图功能显示冰箱所在位置和运行状态,实现历史数据可追溯。

  三是严把人员准入关。全市所有疫苗接种人员都经过县级卫生健康委资质审查和培训考核合格,且每年都接受专业培训。

  四是严把安全接种关。各级卫生健康委和疾控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预防接种行为,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监管,保证接种的每一支疫苗安全、有效。

  巩固成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我市的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显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如,连续30余年无白喉病例发生,连续26年无小儿麻痹病例发生,连续7年无流脑病例发生;2010年至今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较1978年计划免疫前(584.4/10万)下降99.92%,目前正向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迈进;小于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与1992年相比下降97%;乙脑、百日咳等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均控制在1/10万以下。通过实施免疫规划,提高了群体免疫水平,筑起了一道稳固的免疫屏障,有效防范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岁至5岁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节约了巨大的直接医疗成本,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预防接种取得的巨大成果,来之不易,免疫屏障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疫苗接种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使预防接种落到实处。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更需要千家万户持续不断的支持和参与。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各预防接种单位暂停了除卡介苗、首剂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预防接种服务,推迟了部分儿童的疫苗接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自3月10日起,我市121家预防接种门诊已经全部恢复了正常的预防接种服务,对推迟接种者全部实施补种,目前正在补种过程中。我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疫苗有序接种的原则,补种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在2个月内对推迟接种者完成补种。截至4月20日,全市迟种儿童的补种率已经达到80%以上。

  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下,在全市预防接种工作者团结拼搏下,焦作市的免疫规划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我们将以建设健康焦作为己任,加大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力度,扎实用心做好预防接种,使每个受种者真正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高效、人性化、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我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