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非典’时期相比,我市在传染病防控手段、疫情信息监测、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及救治手段上都有很大提高,疾控专业能力早已今非昔比。”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河南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东,经历过我市的霍乱、“非典”、甲流、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对比多年前的抗击“非典”疫情,他感受颇深。
昨日,焦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在这场发布会上,经历过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场硬仗的任东用亲身经历讲述了战“疫”策略和疫情防控能力的今昔变化。
任东回忆,2003年的“非典”疫情防控,没有像今天这样专业的防护用品。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市疾控专业能力大幅提升,有实时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病例后,2小时内可实现病例的报告和三级审核,每一例病例把握“2小时完成网报,12小时内完成检测,24小时内完成流调”三个时限。如今的市疾控中心已具备“硬核”实力,拥有一锤定音的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强大的流行病学调查团队、专业的消毒和健康教育手段。
在防控方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我市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突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国家疫情防控方案规范、更新及时,不到2个月,即更新到了第六版。我市的疫情防控更加注重精准科学防控和联防联控,在市委、市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
“流行病学调查是应对突发疫情的基础武器,也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承担着把传染源彻底切断堵住、追踪排查管理密切接触者和查清感染来源的特殊任务,成为疫情阻击战的重中之重。”任东说。他介绍,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市疾控中心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一四四五”焦作现代化流调新模式,即成立一个有关领导任组长的流调专班;建立由专业流调人员、社区医生、社区干部、公安民警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流调队伍;发挥“疾控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移动大数据+侦察”的四级联动手段,高效协同、无缝对接;对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五类人”中的传染源和潜在传染源快挖、挖深、挖细、挖净。这一工作模式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锻造了一支“硬核”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和作风过硬的“战斗队”,培养出独特的流行病学分析视角和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