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大有作为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组莅焦
市文广旅局下发通知
推动冰雪旅游发展
小小标识牌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五一假期游云台山
这份攻略记得收好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0 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郑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系列报道(四)
武陟:“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武陟县黄河湿地景观。
  (本栏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武陟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武陟县都会举办青龙宫庙会,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武陟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泥埙。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摄
  ➡嘉应观景区。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顺势而为,必有作为!

  “中国黄河文化之乡”为何花落武陟?

  这里,是黄河中下游左岸的分界点;这里,是中州文化的核心;这里,是32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的起点;这里,是殷商旧都。

  从大禹治水到人民治黄,几千年来,这里曾演绎着无数次中华民族的治黄史诗。

  因河而生,因河而立。武陟黄河文化,风景独好!

  武陟是文物大县,境内有5处国保单位、22处省保单位。嘉应观、妙乐寺、青龙宫、千佛阁、董永故里、何瑭故里、“竹林七贤”山涛与向秀故里、清代名人毛昶熙故里、人民胜利渠渠首……沿着武陟黄河岸边走一走,人文史迹灿若星河。

  来武陟,如果您走累了,就坐在老槐树下,听一段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顺便尝一尝武陟油茶的香味;如果您喜欢热闹,就到黄河边上听一听振聋发聩的黄河号子和声势振天的武陟盘谷;如果您喜欢安静,那就在黄河泥埙的古韵悠长里,感受历史的深沉。

  文化蓄力,产业发力。

  如今,郑焦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廊道建设大幕已启。人文资源厚重,又与郑州隔河相望的武陟,扬帆正当时。

  武陟距郑州35公里,驾车半小时内可达郑州、焦作、新乡市区,是郑焦深度融合的首位节点城市。2018年9月28日,郑州、焦作、开封、新乡、许昌五市成立郑州大都市区旅游协同发展联盟,构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焦作积极与郑州对接,与郑州嵩山、黄河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对接,规划建设沿“云台山—嘉应观—少林寺”区域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带,以两市旅游区域合作,带动郑焦深度融合发展。

  此时,武陟应声“报到”。

  近日,记者从武陟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该局已谋划了“嘉应观治黄兴水文化园”项目。该项目依托武陟黄河文化资源,以“四好农村路”王园线为轴线,建设郊野生态湿地公园、黄河滩区园艺生态基地,将京汉铁路、老京广铁路桥改建为黄河铁路博物馆,以嘉应观景区为核心建设治黄兴水博物馆暨研学教育基地、田园综合体、黄河民俗文化园等功能区。

  从武陟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谋划中,记者读到了这样的意图:保护为主、绿色先行,发展为要、环境优先。郊野生态湿地公园,是一处集农田、湿地、滩涂、林地、水网等要素于一体打造的休闲、观光、科普地,黄河滩区园艺生态基地又是以“四好农村路”王园线为轴线打造的园艺生态基地,黄河民俗文化园是一处集旅游观光、美食娱乐、文化演艺、民俗风情和亲子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正在建设中的“四好农村路”王园线,既是一条脱贫攻坚的致富线,又是一条绿色生态的文旅线。为此,作为王园线建设的关键点,武陟县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旅游+产业”的综合效应。

  武陟县把黄河滩王园线生态旅游通道由北郭向东延长至县界共30公里,实现了该县黄河滩区东西大通道全线贯通,着力把王园线武陟段打造成为贯通黄河滩区的绿色走廊、生态屏障和“郑州后花园”。又依托王园线建设,把两侧的大封、北郭黄河滩怀药种植基地,西余会村梨园、下庄村石榴园、驾部村核桃园等特色种植产业区串联起来,形成了沿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带。

  与此同时,武陟县又充分发挥嘉应观和妙乐寺塔等历史人文资源作用,高标准打造朱东线、黄河风情大道,将两个景区和周边村庄贯通起来,带动景区发展。

  武陟县的历史,曾因黄河星光灿烂。如今,它也必将因为黄河展现新时代的风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