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坚定信心决心 坚持稳中求进
培育经济新增点 把握发展主动权
做好城市“五提”文章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温县:满城漫书香 阅读悦生活
我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任主任见面会召开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首席服务员”助推我市
公共资源重大项目交易提质增效
我市今年重点民生实事出炉
导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今年重点民生实事出炉
涵盖教育医疗出行养老等12个方面,总投资逾20亿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经过近半年的广泛征集、征求意见、投票评选,日前,深受群众关注的2020年我市重点民生实事出炉,涵盖教育、医疗、出行、养老、老旧小区提升、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总投资逾20亿元。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继续聚焦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难事,聚焦群众最关注的痛点难点,聚焦群众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聚焦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着“尊重民意、普惠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集中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实事。

  为切实将民生实事选准选好,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从2019年10月21日开始,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市政府网站以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网站发布公告,征集建议189条,对实事名称、项目内容、资金来源等进行修改完善;今年4月3日,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焦作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

  今年的民生实事涉及以下12个方面。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去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为52480名城镇适龄妇女(35岁至64岁)开展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继续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免费产前诊断。

  推广中站区5所小学课后服务试点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小学课后服务,解决下午放学家长“接孩难”问题。

  规划实施20个项目,建设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其中,孟州市1所、博爱县6所、武陟县7所、修武县1所、温县5所,今年年底完成校舍主体施工。

  完成146家农村幸福院建设,实现千人以上建制村全覆盖;完成30家城乡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养老服务品质。

  创建“四好农村路”2863公里,确保全域达到省级及以上标准,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投入资金1.75亿元,采购200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提升百姓绿色出行体验,促进节能减排降霾,推动绿色公交优先发展。

  完成858个(含去年年底开工的339个)老旧小区基础改造提升项目,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推动博爱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实现县(市)二级甲等医院全覆盖;加快市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进度,今年年底完成主体10层以上建设。

  实现210个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今年年底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69224户。

  破解就诊卡不通用、提前预存缴费等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实现身份证、社保卡、健康卡(码)的多卡通用。

  为72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798户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全市30735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