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大个头”何以落户马村区
思路一变天地宽
市纪委监委出台“十严禁”强化自身监督
孟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阡陌纵横 田园如画
依法拆除违建
提升城市颜值
下期城村运土上山造田种树
誓叫荒山变身“绿色银行”
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期城村运土上山造田种树
誓叫荒山变身“绿色银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听说过填海造田,目睹过崩山采石,可您听说过运土上山、造田种树,在荒山上建“绿色银行”吗?您别说,咱身边还真有这样逆势而为的人,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的干部群众就正在做这样一件造福后代、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4月24日上午,阳光明媚,在下期城村北部一个叫半架山的山头上,身穿迷彩服、头戴迷彩帽,面庞有着铁锈红一般颜色的下期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王圈一边指挥着车辆卸土,一边指导着半山腰梯田里的10多名村民给苹果套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忙得不亦说乎。

  从山头向村里的方向张望,满目翠绿,大片大片的山楂树,果实已如枣核大小,冬枣二号正开着花,苹果树也已挂果,不时有工程车向山上运土。

  “你看,这周边寨沟、山间道、苗沟、半架山等几座山头的‘腰部’甚至‘头部’都填上了新土,去冬今春大约种植了6.7万棵山楂、冬枣、苹果、石榴、李子树,到明年,这里就真成花果山了!”带领乡亲们在山上风吹日晒干了3个多月的王圈一谈起现在干的这个事业,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村里的‘绿色银行’,这些果树进入丰产期后,每年至少可为村里贡献200多万元。”

  王圈说,村里这200多公顷荒山曾经是干部群众心中的痛。以前是靠山吃山,挖矿采石,山体满目疮痍,生态破坏严重。前几年在山上搞了一个项目也以失败告终。2019年,因太焦高铁和博爱县高铁片区建设占村里的土地,下期城村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均土地减少的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开了窍,我们还得向荒山要效益,不仅是经济的,还要生态的。”王圈说。

  高铁片区建设中,有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下期城村辖区搞开发,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多次商讨形成共识,并与两家开发公司达成协议,开发小区挖出来的土,全部无偿拉到村北的山上,造田种树。

  “几个月来,我们利用两家公司运上山的土,共计造出来10多公顷田地,土层厚度在1.2米到1.5米之间,非常有利于果树生长。”王圈说,“村里组织村民栽树浇水负责管理,也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更让王圈他们高兴的是,县里已经将“四好农村路”修到了山里,山脚下也修建了文化游园。前段时间他们又在果树间、道路旁种上了蒲公英等中草药材,下一步准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体验游,拓宽产业扶贫致富路子,让下期城村的荒山更绿,村集体经济更活,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