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2版:聚变2020产业集聚区巡展·焦作高新技术开发区站 上一版3
先行先试当先锋 树立标杆作示范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版面导航    
2020 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高新区——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先行先试当先锋 树立标杆作示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原地区首家工业设计城开园,成为全省创新新名片。
  厦工北方智能制造基地承接厦工装载机全部产能。
  投资15亿元的蒙牛4期项目今年5月份即将投产,再造一个焦作蒙牛工厂,产值蒋实现翻番。
  1月2日,总投资30亿元的黄河生物科技学院奠基开工,总建设规模90万平方米,一期10万平方米计划今年9月份完工,开始招生。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是集产学研合作、工业设计、创新研发、教育装备、体育装备等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综合性园区。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二期效果图。
  国家级孵化器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集标准厂房、研发楼、综合楼、电商产业园及各种培训设施、商务、生活、文体配套设施于一体。
  国家级孵化器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效果图。
  浪潮大数据为焦作智慧城市提供大数据服务。
  以中方检测为龙头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快速集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总部新城集科技孵化、总部办公、研发制造、商务生活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
 
   

  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焦作国家高新区),同时也是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位于焦作市中心城区南部,辖6个乡镇(街道)、108个村(社区),总面积201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

  焦作国家高新区始终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新区建设“又高又新”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当好先锋;大胆创新,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地区生产总值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前列。与经济运行质量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2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焦作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第138位,前移6个位次,增幅位居全省第二。

  今年一季度,焦作国家高新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把企业复工复产、开放招商、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把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转型作为主要发力点,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使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了2%的正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幅9.4个百分点。

  深化改革 激发开发区活力总开关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焦作国家高新区实施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成了全员聘任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改革方向契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意见》(豫办〔2019〕21号)要求,正在按照“管委会(工委)+公司”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调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干事热情,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同时,结合“放管服”改革、“转优”活动的开展,政务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年初以来,焦作国家高新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创新型企业兑现奖金3285万元,是去年的两倍;在一季度疫情期间,落实驻厂帮扶等措施,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物资储备、物流运输、用工不足、流资短缺等问题;通过引进创新平台、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建链延链补链等措施,构建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 激扬高质发展第一动力

  焦作国家高新区坚持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主责,以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为引领,以推动高新区争先进位为目标,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作为主要突破口和引爆点,通过创新激发驱动力。

  构建支持创新政策体系。近两年,为企业兑现创新奖励资金4900万元。规划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国家级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总部新城、创基智谷等5个科技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建成投用30万平方米,实现税收超亿元,累计入驻各类企业、团队395家。一季度,新增孵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入驻“三新一高”企业20余家;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二期、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在建面积20万平方米;创基智谷正在清理场地,计划5月份开工。引进广东同天公司,建成了中原地区首家工业设计城,入驻企业54家,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处成功落户。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焦作国家高新区参股设立的智慧金服平台,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闯出了新路,品牌效应叫响全国。同时,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技术合同认定增长了6.2倍,培育了国家高企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10家。科瑞森获批建设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天宝桓祥、迈科冶金等6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级研发平台。

  培育产业 激昂高质发展根本支撑

  焦作国家高新区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打造蒙牛百亿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明仁50亿元大健康产业集群、膜材料50亿元产业集群等4个特色产业集群。2019年,蒙牛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5.7%;明仁大健康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64.3%。同时,积极培育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数字经济、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等高成长服务业,引进了浪潮云计算、中方检测、智慧供暖、智慧养老等企业、平台,汇聚了2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

  融合发展 激活生态高质统筹路径

  焦作国家高新区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决不能、一个更不能”的要求,制定了产业项目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2019年以来,否决了10余个低端低效的项目,创建了3家国家绿色工厂。同时,科学配置资源,盘活低效利用土地80多万平方米。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继去年成功盘活大江重工闲置土地开工建设蒙牛4期项目,抓住厦工股份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促成厦工北方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地之后,又成功运作了两个项目:一个是盘活厦工二期长期闲置的22万平方米地,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创基智谷项目;另一个是利用大江重工现有厂房、设备和员工,促成泰鑫机械与大江重工合作,建设年产1500台(套)桥隧工程智能装备项目,这既是央企和民企合作的典范,也是一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标志着焦作市在重大成套装备行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焦作国家高新区还积极做好水文章和绿文章,大沙河城市绿带已成为焦作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规划的沁泉湖、蒋沟河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同时,坚持产城融合。强化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务服务功能建设,建成了基础教育学校韩公教育园区,本科院校黄河生物科技学院正在建设,文旅康养城、五星级酒店等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坚持城乡融合。一手抓城市功能提升,一手抓乡村环境改善,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社会化运作,农村户厕改造工程完成了78.1%,全域污水治理项目已铺设污水管网52.7公里,3个村建成投用,入户1400余户。

  危中求机 激起逆势增长超越动能

  及早抓企业复产。疫情初期,焦作国家高新区紧急协调6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农贸市场、大型商超正常营业。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保障了全市80%的口罩供应和90%的蔬菜供应。实施精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计划,在全市首家提出了企业复工“十项标准”和复产流程,仅用一周时间,40家重点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成为全市首家重点企业100%复工复产的县区。

  逆势抓项目建设。今年,焦作国家高新区首批实施重点项目228个,总投资达969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增长了90%和130%,但受疫情影响,很多项目不能如期开工。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组建了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牵头的19个工作专班,对7个重点产业、18个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干部分包,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在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五个一律”的前提下,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开工方案,为重点项目的全面复工复产提供坚强保障。3月13日,11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了100%。目前,续建项目复工率达100%,新建项目开工率达60%。同时,抢抓机遇谋划重大项目234个,入库补短板“982”稳投资项目61个,入库项目数量、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申报专项债项目4个,申请资金9.5亿元,目前到位2.39亿元。

  创新方式抓招商。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招商引资,焦作国家高新区搭建了全市首个智慧招商云平台,实行云洽谈、云对接、云签约,依托创新型特色园区招商签约活动,聚焦主导产业、创新载体、园区建设,线上线下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26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100亿元的恒大文旅城、总投资40亿元的教育装备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超五星级酒店、总投资15亿元的福通中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近期均可落地开工。

  本报记者 郭树勋/文 本报记者 赵耀东/图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