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焦作市胸痛中心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市人民医院牵头,全市15家医院共同参与。在成立大会上,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将会积极推进我市建立科学规范的急性心血管区域协作医疗救治体系步伐,最大限度地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全市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死亡率高,以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等疾病为主。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急性胸痛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态势,死亡率也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就诊后医疗系统内的延误过长,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从而导致急性胸痛的死亡率较高、长期预后较差。同时,因急性心肌缺血所造成的死亡和致残,也给众多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开辟出一个旨在优化、简化、规范的胸痛救治流程、缩短病人总缺血时间的绿色通道,便成了现在医患双方共同的迫切需求。1981年,世界第一家胸痛中心在美国巴尔迪莫建立,这种胸痛中心模式使得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013年,我国开始建立自己的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目前全国已有400余家医院通过认证。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先后颁布的《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和《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两项重要政策,近年来,我市多家医疗机构也都相继通过了胸痛中心的认证。但是,目前整体上仍存在急性胸痛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不完善、规范化救治长效机制缺乏、胸痛患者院前和院内医疗会诊信息平台不成熟以及不能为胸痛中心科研合作项目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等诸多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急性胸痛救治水平,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成立了胸痛中心,并积极整合医疗资源,建立了联合例会制度,增加了人员和设备投入,优化了胸痛患者诊治流程。2017年9月,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全市首家正式通过国家认证,并获得“河南省胸痛中心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胸痛中心在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多次对全市胸痛中心的建设给予指导和帮扶。
前不久,为在我市建立科学的急性胸痛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全市整体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受市卫健委委托、经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批准,由市人民医院负责牵头,携手我市15家医院组建焦作市胸痛中心联盟,以此来共同推动胸痛中心的培训、推广、规范化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管理”的急性胸痛救治模式。此次参与市胸痛中心联盟的医院共15家,其中三级医院分别是焦煤中央医院、市中医院、988医院焦作院区;二级医院分别是沁阳市人民医院、温县人民医院、博爱县人民医院、武陟县人民医院、马村区人民医院、中站区人民医院、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武陟济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一级医院分别是博爱许良卫生院和柏山卫生院、焦作中星社区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赵智琛在会上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是我国医疗战线上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联盟的形式是目前胸痛中心建设下沉的必然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推进胸痛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立体化建设,构建科学、协作、共进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胸痛中心联盟成立后,将会进一步强化与120急救中心的联动,从区域整体的高度来规划建设,并将积极完善区域协同救治,建立以市级医院为中心、依次下沉至所辖县(市)区医院的胸痛急救网络。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各个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强化胸痛中心质控工作,最大限度地缩短急性胸痛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