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患者,他带领科室人员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进行抢救,不放过任何机会;患者对他最信任,转乘两趟车专门到医院找他看病,并长期听从他的建议,调整用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他,就是焦作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红。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4月初的一天下午,焦作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外院转过来一位患者,出现急剧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请组织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张红马上安排人员准备抢救室,医护人员进入备战状态。
半个小时后,患者被送进抢救室。据患者家属介绍,这位患者正在家中与人聊天时,突然倒在地上,并出现剧烈呕吐、意识模糊、呼叫无应答、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伴有多种慢性病,张红在抢救过程中不敢有半点马虎。经过一系列抢救,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入院次日,患者又出现胸闷气短、胸部不适等症状,经过心电图、心肌酶等一系列检查,张红确诊患者为双侧小脑大面积梗塞合并心肌梗死。
“采取综合治疗方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同时进行,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张红果断地说。
经过10天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慢慢稳定,从抢救室转入神经内科普通病房。
4月26日,记者在该科采访时,见到了这位患者。“刚入院时情况实在太危险了,多亏了张主任及时抢救,真是太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了。”患者家属激动地说。张红说,目前患者神志清醒,病情明显好转,语言功能仍需进一步康复。
张红说,急性脑梗塞采取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通过溶解血栓,疏通闭塞的脑动脉,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溶栓治疗的时间越早做好,发病6小时内是最佳时机。
视患者如亲人
“前段时间因脑梗塞入院治疗,目前肢体各项功能都恢复正常,但最近经常犯迷糊。”4月26日,一位患者在妻子的陪同下,前来找张红复查。
这位患者是一名司机,在工作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不灵便、语言障碍等情况。于是,他马上返回家中,在家人的陪同下找张红治疗。经过两周的对症治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张主任医术高超,待患者如亲人,值得我们信赖。”这位患者的妻子说。
“别急,我帮你好好检查一下。”张红一边安抚患者的情绪,一边为患者检查。通过综合评判患者的病史、治疗过程、目前病情发展等情况,张红提出了治疗方案。
张红今年44岁,有23年的神经内科工作经验。据他介绍,神经系统包括由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这些系统发生病变时就需要神经科医生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神经科的常见疾病包括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炎、癫痫、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以及各种周围神经病、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低钾周瘫等。
“多数患者入院时伴随有情绪急躁、易暴易怒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时格外用心,尽全力为患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张红说。在日常工作中,张红准备了患者资料库,保存了很多患者的病史资料,这为他进一步为患者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帮助。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的墙上挂了许多锦旗,这些锦旗是对张红及科室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度认可。“一方面通过不断研讨、学习,提高技术水平;一方面严格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把每一位患者都当成亲人,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张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