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日前,我市发出“公筷行动”倡议书,倡导全市人民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中国是由氏族社会走来的国家,也是一个饮食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因为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长期存在于历史中,所以中餐以合餐制形式为主,与西方国家的分餐制完全不同。由于公众传统思维理念的掣肘,招待客人、同学聚会等也大多采用合餐制为主。
大家围坐在餐桌前,你一勺、我一筷,看似其乐融融、热热闹闹,其实暗含了许多风险。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同,难免会让一些传染病传播开来。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筷来箸往为病毒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更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在此现实下,既要保留传统饮食文化不被割裂,又能让亲人之间没有罅隙,还能展现餐桌文明,推行公筷公勺、用餐礼遇,不失为一种最佳的路径和方法。
一双公筷,健康常在。之前,有健康专家提出向欧美国家学习,就是提倡国人采取分餐制的方式进行聚餐。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就曾推出《关于在餐饮业推广分餐制的条例》,然而由于受传统饮食文化和习惯的浸淫以及菜品形式的多样化,分餐制在我国并没有广泛的生存土壤,没有在国人心中得到广泛认同。而倡导合餐时采用公筷公勺,不失为一种“中庸之道”。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是餐桌文明养成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基于健康考虑的举措,绝不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矮化。向公众发出广泛倡议也只能算是第一步,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首先,要加强宣传。精神文明、疾控等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宣传、引导,获得最大的民意认同,尽最大限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筷公勺的重要性。其次,要营造家庭氛围。在公筷公勺行动中,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餐桌文明形成的重要环节,号召更多的家庭采取公筷公勺形式用餐,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养成习惯。第三,餐饮企业要有责任和担当。餐饮企业要对公筷公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在酒店餐厅有标志提醒、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而且服务人员在消费者聚餐前也要示范和劝导。
让使用公筷公勺蔚然成风,需要公众观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重塑。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许多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已经在悄然改变。笔者相信,通过合力推动,终有一天,使用公筷公勺会成为大部分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