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③)利用6个医养中心和46个医养共同体,做好51名失智失能重度残疾人的集中医养和176名年老贫困人口的日间照料,为609户1129名兜底线保障对象办理了扶贫救助保险;对2427名贫困学生上网课情况进行逐户逐人排查,免费为1412个贫困学生家庭网络带宽升级至300兆,免费安装宽带70户,为1536人免费赠送流量,免费赠送智能终端10部,确保每名贫困家庭学生线上学习不掉队。
畅通渠道,促进就业返岗
“村里第一书记通过微信为大家推送了务工信息和外出务工注意事项,为我们安排体检,派专车把我们直接送到富士康工厂,帮助我们在疫情期间外出就业,太感谢政府了!”番田镇秦庄村贫困户杨珍珍兴奋地说。
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对接富士康、三全等用工集中的企业,组织64次外出务工输送,7次采取“点对点”包车的方式共输送包括贫困劳动力在内的1210名外出务工人员安全进厂。对自行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帮助其办理健康证明,按照县外50元、市外150元、省外3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和生活补助。
近日,在武德镇西张计村,贫困户闫芙香戴着口罩在村幸福院建设工地工作。“因为手部有残疾,村党支部为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让俺挣钱、顾家两不误!”针对像闫芙香这样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该县新设了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巡查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341个,每天按80元的标准支付报酬,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积极引导,推动消费扶贫
该县采取行政事业单位定点采购、电商和商超协议销售、纳入集中配送平台等方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累计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合计价值20.5万元;细化扶贫产业认定标准和程序,向河南农购网推荐农特产品60种,向国家消费扶贫数据库系统推荐8个供应商的19种扶贫产品。
在黄庄镇南韩村,以“消费扶贫”促脱贫攻坚成为该村扶贫的一大特色。铁棍山药薄饼、铁棍山药小麻花、纯红薯粉条、散养土鸡等土特产是该村的天然资源优势,但由于缺少销路,严重制约了村民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王保军在了解到情况后,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益农信息社”等平台,为产品宣传代言,通过“以购代捐”、电商推广等方式,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涉足食品加工、特色种植等行业,彻底盘活了村庄资源。
深入查摆,提高工作质量
该县围绕“三查一提升”(查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提升攻坚质量),以“三十看”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的最新要求,下发了《关于深化脱贫攻坚“回头看”的通知》,持续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工作,累计查摆22个方面620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温县纪委监委围绕分区分级精准复产复工这一主线,紧扣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向发力,成立专项督导组对责任落实、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乡村两级、行业部门、帮扶单位战疫扶贫两手抓、两不误。
“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拼的是精神意志,靠的是过硬作风。下一步,温县将持续践行‘崇文尚武、创新创造、时不我待、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温县精神,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滞后的进度赶上来,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温县县委书记毛文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