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马村区素有“百年煤城”之称。曾几何时,“煤城”之誉,名冠中原。自十九世纪中叶掘井建矿开始,逐步发展成为焦作地区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资源型企业,煤矿转型之路迫在眉睫。是“矿关人散”,还是迎难而上、华丽变身,走出一条“老矿新生”的发展之路?4月23日,带着对煤矿转型之路的思索,马村区委书记宗家桢带队到焦煤集团演马矿,实地调研矿区转型发展之路,听想法、理思路,提建议、想对策。该区领导王峰、刘小虎等一同调研。
“我们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借助焦作市在马村区构建东部综合物流网络的发展机遇,建设焦煤集团的东部区域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园……”座谈中,焦煤集团负责人就矿区转型规划作了详细介绍。
在听取介绍后,宗家桢与他们深入交流探讨,为企业转型发展树立信心。他说:“今天来的目的是了解煤矿转型具体情况,根据发展需求,在政策、申报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务。我区一直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下一步我们要共同努力、盘活资源,努力将煤矿‘地下经济’转化为‘地上经济’,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矿区产业转型、涅槃重生的新路子。”
从地上冷链仓储建设到地下“防空洞”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宗家桢一行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讨论。他说,煤矿转型势在必行,建议企业要多渠道探索,努力打造重点培育、多点开花的新格局;相关单位要加大对政策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助力企业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