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闪亮的瞬间 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互动活动精彩 搭建友谊桥梁
倾听百姓心声 践行新闻为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订报服务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动活动精彩 搭建友谊桥梁

作者:本报记者 杜挺勇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000
分享到:
 
   

  【大事背景】

  突出特色活动,突出融合交流,和读者的心紧紧相连,这是焦作晚报始终关心、关注的重点。

  今年年初以来,焦作晚报先后举办了“小水滴黄河行”暨“百年风华看黄河·晚报新媒在行动”、“聆听生命”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其中,“百年风华看黄河·晚报新媒在行动”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连续举办3期,晚报记者团队周密策划、细致安排,和读者共同走近黄河、了解黄河,搭建了记者和读者之间互动的友谊桥梁。

  【采访回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奏响时代最强音。举办“百年风华看黄河·晚报新媒在行动”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焦作晚报特意招募粉丝团,让读者有了一次亲近黄河、了解黄河的机会。

  为了让粉丝团成员拥有最精彩、最舒心、最难忘的体验,晚报记者团队与市黄河河务部门深入结合,提前准备了周密的活动方案。路线怎样设计最合适,每场活动都有什么特色主题?一系列问题,记者团队样样操心、件件落实。

  提前的细致安排,带来的是活动的异彩纷呈。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来自读者的称赞,看到最多的就是读者的微笑。

  第一场活动走进孟州市,焦作晚报安排了文字、图片、视频等专职记者全程参与。粉丝团成员走进黄河堤防左岸起点、黄河文化苑等处,从不同视角探访黄河文化,聆听治黄故事。

  精心策划的活动,总有别样的惊喜。首站活动主题设置为“汉服风华与黄河长堤”。黄河文化苑内,花开正艳、唯美浪漫的桃树下,几名身穿古典汉服的少女表演了唐风舞蹈《丽人行》等节目,让穿越时空的国潮汉服和悠悠黄河文化融合、碰撞。

  晚报记者团队至今还记得,粉丝团成员当时有着怎样的激动。背后是滔滔黄河,眼前是优美国风。大家拿起相机、手机不停地拍照,舍不得让精彩流逝一秒。

  站站活动有主题,站站活动有特色。

  第二站活动主题为“黄沁相融·大河听埙”。在武陟县沁河大樊险工、老龙湾、杨庄改道纪念亭等处,飘扬起黄河泥埙低沉、悠扬的旋律。第三站活动为七一前夕,在温县黄河大玉兰控导工程处,粉丝团成员、河务部门职工以及晚报记者团成员挥舞着国旗,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送出真诚的祝福。

  活动中,除了采访外,晚报记者团队还扮演了“讲解员”“服务员”等角色,和粉丝团成员越发亲近、交心。一场场活动下来,粉丝团成员也深深体会到了记者的辛苦和不易。

  “我一直关注《焦作晚报》,关注焦作的大小事。记者们的名字总能看到,却一直没有机会和他们见面。晚报组织的互动活动,不仅让我对黄河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们‘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一名粉丝团成员说。

  【记者感言】

  晚报组织的互动活动,记者团队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每场活动,从开始报名起,就要安排好各项细节工作,不能有一点闪失。我们的工作虽辛苦,却特别值得。

  每场活动下来,粉丝团成员均感到意犹未尽,同时也给予了记者团队最大的肯定。大家的支持和肯定,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和自豪。虽然奔波忙碌,但我们的脸上总是写满乐观、自信与坚强。使命与担当,就是不一样的记者模样。

  左图 晚报记者采访组在黄河岸边采访。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000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日报视频号
焦作日报快手
焦作日报抖音
焦作网二维码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视频号
焦作网快手
焦作网抖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