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珂)近日,被执行人李某兴与其他三人来到修武县法院执行局,当场交纳本金7.47万元及利息21.53万元,至此,这笔拖欠10年之久的不良贷款终于画上了句号。
原来,李某雅经营钢材生意,2007年4月,因流动资金紧张,于是在修武某银行贷款8万元,贷款人为李某雅及其丈夫杨某,担保人为李某兴、薛某、周某。
可是贷款到期后,李某雅因经营不善,仅偿还了5300元,而共同贷款人杨某于2009年病故。贷款逾期后,修武县某银行提起诉讼。判决胜诉进入执行程序后,李某雅借口此笔贷款系二人共同所借拒不偿还,三位担保人则互相扯皮、推脱责任。就这样,该案件一拖就是10年。
今年,修武县法院开展清收不良贷款执行专项行动后,该院执行干警与该银行工作人员一同找到李某雅。大家发现,李某雅已重新组建家庭,这时,她又以时过境迁为由拒绝偿还贷款,现任丈夫更是对清收人员口出秽言。
执行干警没有与李某雅纠缠,而是回去反复研究案情,最后决定从担保人中找突破口。因该案已过10年,担保人提供的联系方式都已发生变化。为找到担保人,执行干警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全力协助下,根据三位担保人与家属的身份证信息,查找联系方式、存贷款信息。经查找发现,担保人周某的爱人王某在滑县某企业工作,其银行卡中有足够归还这笔不良贷款的存款,遂冻结了王某的银行存款。
得知存款被冻结的周某、王某急忙找到执行干警,表示愿意偿还部分贷款,但不愿承担全部贷款。
经多次做当事人工作,周某、王某主动与李某雅和另外两位担保人联系,愿共同分担不良贷款的偿还义务。李某兴是杨某的同事,在河南理工大学工作,属公职人员,慑于全省农信系统清收不良贷款的浩大声势,态度较为积极,主动与担保人周某、薛某协商还款事宜。
经过执行干警反复释法明理、分析利害,四人终于达成协议,同意按份分摊,全部偿还了这笔不良贷款的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