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样样通,老年生活笑哈哈。今年66岁的郭永亮把诗词、书法、绘画当成乐趣,妙语成句、提笔就画,有着丰富充盈的精神世界,令旁人羡慕不已。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老人的诗意退休生活。
见到郭永亮,是在一间茶室里。记者说明来意,他倒谦虚起来:“我也没啥,真没啥,退休了没啥事干,这些都是随便玩玩,乐呵乐呵罢了。”
记者了解到,郭永亮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焦作市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焦作市诗词学会会员,市诗词楹联分会会长,焦作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近年来,其书法作品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得大奖,曾为驻外使馆撰写楹联并雕刻制匾。说到此,你可能会想,这么多荣誉,他一定刻苦好学了大半辈,在学习的路上下了一番狠功夫。“这样说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我学习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有心学的,但又不是刻意而为之。”郭永亮说。
退休前,郭永亮在省运公司工作,他从事过司机、调度员、秘书、稽查处处长等多个岗位,是单位里的工作能手、多面手。工作时,他未在诗书画方面表现出过高的才华,如果非说与周围的同事不一样,那就是格外喜欢读书。爱好读书的习惯,他一直保持至今,如今,家里的阳台上、床头柜上、卫生间里总放着很多书,“我读书的范围很广,什么书都读,尤其喜欢在被窝里读,有时候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半夜醒来继续读,还特别喜欢抄书中的诗词、句子,很多都能背诵下来。”他说。
或许正是这种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的知识输入,才让他在退休后能轻易地领略到知识输出的乐趣,学起诗歌、书法、绘画非常快。在学习方面,郭永亮是个有心人,也有自己的方法。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书法,他从没有专门买过工具书,也从未跟着专业老师学习过。怎么学?处处留心皆学问。“年轻的时候,街上的宣传标语都是毛笔写出来的,我只要看到,就会观察其字形结构,用心消化感悟,时间长了就能了然在心。”他说。
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尤其是想学得像模像样。郭永亮讲了自己在学习书法时的趣事。前些年,他看得多,写得少,不知道如何动手开始写,总怕闹笑话。为了学习真本领,他每天晚上带着粉笔,来到离家不远的市东方红广场,蹲在地上写粉笔字。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再悄悄来到广场上,听别人评价。当时,在广场上写字的人很多,他取百家之长,用心揣摩,虚心听别人的批评、建议,但从不开口说话。就这样,坚持大半年后,从大家的评价中不断改进,听到的赞美声越来越多。这时,他才买来笔墨纸砚,开始在纸上练习。
在学习的路上,郭永亮是真性情,对自己也有一股狠劲。刚开始写,他不惜代价,挑选出自己中意的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每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回头看”,再次翻出自己以前的作品,毁掉不满意的。有人说这样练习成本太高,他却说:“不管是花钱装裱还是后来的销毁,都是对自己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这些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郭永亮越来越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他在心里树立信念,人老心不能老,要做一个积极的、有正能量的人,像太阳一样传递温暖,照亮别人。他加入了市文化馆文化志愿者队伍,合理安排时间,经常参加文化传播活动。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诗歌、创作一些绘画作品,传播正能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他多次编写诗歌,教给小学生们、邻居们,宣传抗疫知识。“说抗疫,我来表:德尔塔,危害大,载毒高,太可怕。防疫情,有诀窍,听政令,打疫苗。慎出行,戴口罩,非必要,不离焦……”在山阳区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采访时,小区居民对他编写的诗歌随口拈来。
右上图 郭永亮展示自己的作品。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