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看电影是在县城一个露天影院,时常由父亲领我去看。院内摆设的木板就是座位,座位满了就坐自带的凳子。
电影放映前要进行试光,孩童们往往作出各种手势投向银幕,十分搞笑。等到银幕上出现“静”字时,说明电影快开始放映了。有时去晚了没地方坐,小伙伴就坐在银幕背面看。
露天影院把大门的是一位50多岁姓岳的大伯,有的孩童想蹭看电影,就小嘴乖巧说:“老岳伯,叫我进去吧?”老岳审时度势,有时会放一马。但遇到上座率较高的电影,观众爆满时,孩童们再叫老岳伯也无济于事了。
1966年初,露天影院搬到了一个礼堂里,环境条件大为改善,人们可以对号入座安安稳稳地看电影了。但在那段岁月,一角钱一张的电影票使孩童们“望票兴叹”,急了就从礼堂后院的厕所跳墙进去,有时误入女厕所,现场非常尴尬。
起初放映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影片,人们把里面的台词背会了许多,什么“高,实在是高”“不见鬼子不挂弦”……后又上映了《铁道卫士》《奇袭》《英雄儿女》等。
我下乡锻炼的地方,逢周六必放电影。虽然劳累了一天,但我们依然结伴而去观赏。那时,城市影院特别是部队礼堂和较大厂矿礼堂经常放映《啊!海军》《罗马假日》等海外影片,没有门路的只能望而兴叹。1976年,我当兵被分到了电影组,学到了许多有关电影方面的知识。
改革开放后,我国又拍了许多新片,还引进了外国影片,内容丰富多彩,看得人眼花瞭乱。一次放映武打片《少林寺》,从6时一直到21时不间断,但票源还是十分紧张,售票处往往形成叠罗汉之势。那时,电影院成为文化部门最吃香的单位,电影票成了香饽饽。
岁月匆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虽然电视、电脑、手机已普及,但儿时看电影的情景仍不时在脑海里浮现,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