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周末·读者俱乐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与萨马兰奇先生的一次邂逅
老年记者团给了我快乐
梦 境
我的红薯情结
我的高小时代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订报服务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记者团给了我快乐
本报老年记者 朱帮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000
分享到:
 
   

  2011年5月,在刘学文老师的推荐下,我荣幸地加入焦作日报社老年记者团,成为一名老年记者。时间荏苒,光阴如梭,转瞬已10年。10年的老年记者生活,给了我幸福和快乐。

  刘学文老师是第一批老年记者团成员,也是首批老年记者团写作班的一名老师。《焦作晚报》经常发表刘学文老师的佳作,这给了我极大启发和帮助。在写作方面我原来一窍不通,后来,我以刘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力争也当一名合格的老年记者。我清楚地记得,在填写参加老年记者团申请表的那一刻,当我看到个人专长这一栏时,我却不知道如何下笔,我没有什么专长,不会演唱,不会跳舞,也不懂写文章的技巧,我思考半天,我本人只爱好书画,所以填上了“书画”二字。对于书画这门艺术,我只是热爱而已。加入老年记者团的第一个月,我画了一幅牡丹书画作品投送到《焦作晚报》读者俱乐部版,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报纸刊登了我的作品,当时我欣喜若狂。从此,我投稿的热情无比高涨,每天宅在家里写字、画画。经过自己的努力,我投送出去的书画作品,每个月在《焦作晚报》上能刊登一两篇。

  后来,我试着学写文稿,也曾多次向刘学文老师请教,但由于自己写作基础较差,一开始,向报社投送数稿全都石沉大海。我不灰心,坚持写下去。2011年6月6日,《焦作晩报》读者俱乐部版刊登了我的一篇处女作,题目是《歌声响起多豪迈》,内容主要是写我当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参加单位组织的歌曲大赛的故事。我参加老年记者团的头一年,《焦作晚报》刊登了我10多篇文章,让我信心倍增。

  10年来,老年记者团经常组织老年记者下基层,走访群众,到焦作红色基地学习,到老年福利院搞公益活动义务演出献爱心。为了提高写作班成员的写作水平,老年记者团多次举办文化培训,找名师授课,让我在文学创作方面感悟极深,受益良多。这些年来,在写作班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我先后有30多幅书画作品、100多篇文稿在《焦作晚报》艺苑版、晩晴版、读者俱乐部版刊登。

  感谢老年记者团给予我一个愉悦、幸福的晚年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000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日报视频号
焦作日报快手
焦作日报抖音
焦作网二维码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视频号
焦作网快手
焦作网抖音
 
关闭